一望无际的荒野上,烧荒的浓烟弥漫,大伙伴随火焰在原野上跳跃,掀起一阵阵热浪,焦糊的气味也在空气中沸腾。
宋铁穿过烟雾笼罩的原野,厚着脸皮来到张景阳身边,他的声音在焦糊的空气中显得尤为紧迫:“张场长,董老师让我过来和你商量一下,我们需要人手除草,看看你这边方不方便,水稻马上要分蘖,不能让杂草吞没了。”
张景阳正看着四周忙碌的身影和不断升腾的烟雾,皱了皱眉:“宋铁,我明白你的难处,但你也知道,开荒要了人命。我这边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手可以调配。”
宋铁一听,急了,“场长,但这关系到水稻的生长,如果草害控制不住,秋粮供应就难了。”
张景阳正要回击,火光突然闪烁起来,围观的人群聚集过来。他们期待的面孔也将两人的对峙渲染得更加紧张。
这个时候,何万三村主任带着他从部队归来的女儿何莲花,恰好路过,看到聚集的人群和吵闹声,便加入了进来。
了解情况后,何万三站在了宋铁和张景阳中间,“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谁的工作都重要,大家来到这里都不容易,也都是缘分,除草的事我来负责,张场长,你的团队继续你们的开荒任务。”
何莲花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她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敬佩。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资源分配的争执,更是对领导力的一次考验。何万三的介入不仅平息了即将升级的争端,也展示了他作为村主任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烧荒的火光逐渐平息,宋铁才向何万三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他的声音显得有些沙哑,但却满载真诚:“万三叔,今天要是没有您,我们的锄草问题可就难了。”
何万三摆摆手,笑答:“宋铁,大家都是为了农场好,团结才能让工作更顺利啊。这里的环境条件艰苦,远远超出你们想象,以后的困难会越来越多,不戒骄戒躁行吗。”
宋铁早就注意到了何万三身边的年轻女子,也猜到了她就是何万三常提起的女儿何莲花,没想到何万三相貌平平,居然能生出这么水灵的闺女。
如果说沈一枕的到来让他有了兴奋和新鲜,那何莲花的出现,无疑让他有了更多的期待和遐想。
于是,宋铁感激地看了何万三一眼,然后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何莲花。她眼神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度,让宋铁感到她与众不同的一面。宋铁尽量收敛心中的动摇,轻声说:“何姐,今天多亏了您父亲,您回来真是时候。”
何莲花微微点头,目光淡然:“全国人民都在讲团结,这里更需要团结。”
话毕,何莲花跟着父亲离开了荒地,下到穆苏河,划桨离开了。
随着何莲花的离去,宋铁的眼神似乎还停留在她渐行渐远的身影上。虽然只是简短的交流,但何莲花那沉着冷静的态度和对团结的重视给宋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铁清楚,想要在这片艰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何莲花的话让他意识到,只有大家共同应对挑战,才能让红军农场焕发新生。
夜了,宋铁独自走在回来的小道上,夜空中星光闪烁,穆苏河的流水声在远处悠扬地响起。他的思绪仿佛也随着河水流淌,思考着如何在即将到来的种植季完成自己的任务,也多出了某种不可言说的期许,那是他不能向外人提及的情感角落。
这里的夏天总是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清新。太阳在天空中高悬,炙热的阳光透过云层散射下来,照亮着这片广阔的绿野。这一年的夏天,对于何莲花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她刚从部队服役归来,被分配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何莲花站在田埂上,目光穿过波光粼粼的稻田,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有一丝不安——毕竟,这里的人对她来说是那么地陌生。
当然,既然决议要在农场工作,自然离不开要上董俊芳这里报道。
回家的这段时间,何莲花在文件上见过他的名字,从她爹口中听过他的事迹。在何莲花的心中,董俊芳那是山峦般的存在,让人既感敬仰又感遥远。
董俊芳的眼神带着光芒,那是对新人的欢迎和对同志的尊重。他伸出手:“你好何莲花同志,欢迎回来。听你爹提过你,说你在部队的表现很出色,红军农场很荣幸能有你加入。”
何莲花紧张地与他握手,感受到了这位农场英雄的力量与温度。“董老师,能在这里工作,我也感到非常荣幸。”
握手的那一刻,何莲花有了一种特别的联系,好像所有的故事和期待都在这一握手中汇聚了。
随后,董俊芳带她参观了农场,向她介绍了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和田间管理技术。
接下来的几天里,何莲花经常会在田间地头遇到董俊芳。他们的谈话从农业技术逐渐延伸到了生活理念和未来梦想。何莲花发现,董俊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人。在这些交流中,何莲花的心思开始有了变化。
那段时间,一到晚上,何莲花就坐在自家的窗边,手中拿着一支笔,她写下了自己对董俊芳的感受,每写一个字,她的心就沉浸在那复杂而美好的情感中。她意识到,自己已无法抑制对他的感情,决定不再隐藏,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声。
一天清晨,何莲花远远地站在稻田那头,看着董俊芳劳动的身影,她的脚趾头在地上打转,辫子都被她的手指打了好几个结,一甩头,走了过来。
“董老师,你不着急的话,先上来一下,我有话要跟你说。”
何莲花的直白让董俊芳愣在原地,他用手背擦了擦鬓角的汗水,眯着眼问:“啥事?”
边说,腿不自觉地往上走。
何莲花掏出花手绢,想要给他擦擦,被董俊芳躲了过去。当然,也遭到了何莲花的白眼,不过,她不觉得这是种回绝,反而认为很挑逗。
很快,她摆正身体,“董老师,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我对你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我非常敬佩,也非常感激。”
言毕,她将已书写的信件塞给董俊芳,随即转身离去,她无法承受目睹董俊芳可能的反应。她内心充斥着无尽的忧伤与忐忑,担心自己无法应对他可能的拒绝。
董俊芳凝视着何莲花渐行渐远的身影,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情感。他深知,何莲花对他的情感,充其量不过是一份珍贵的友情,而他的心中早已有了别人。
他缓缓打开信件,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何莲花对他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不仅是爱,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夕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深深的暗红。董俊芳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他知道,这件事必须做出决断,这不仅仅是对何莲花,更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也不知谁知晓了此事,一下子把农场的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他找到了沈一枕,沈一枕的眼中有着与何莲花不同的光芒,是那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明亮。
“沈老师,我……”董俊芳有些犹豫,但他的声音比之前更加坚定。
沈一枕微笑着,似乎猜到了董俊芳会来,“我听说了,无论你决定什么,都会支持你,相信你的选择。”
董俊芳看着沈一枕,心中的迷雾开始慢慢散去。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此刻,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个夏天,是终结,也是开始。对董俊芳来说,这不仅是对何莲花情感的一种告别,更是向着新生活,新希望迈出的坚定一步。
当天晚上,董俊芳渡过穆苏河,去到何莲花的家,把她叫了出来。
何莲花一听是董俊芳来了,激动的直发抖,连穿鞋的平衡感都丧失殆尽。
尽管怀着忐忑的心情,甚至有一些担心害怕,但还是来到了董俊芳身边。
董俊芳微微一笑,脸上浮现出温暖。“谢谢,我其实很高兴有你这样的同志。你的勇气和热情给了我们新的活力。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好吧。”
何莲花听到这话,心中先是失落,但更多的是释然。她知道,董俊芳对她的感情不是她想象那样,但能够坦诚相对,已经足够。她眼中坚定且忧伤:“是的,我们一起努力。”
那一刻,何莲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她知道,无论未来怎样,她都已经向自己的心声致敬。夏日的田野见证了她情感的萌芽,同时也将其折断在此,向这个短暂而可笑的情感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