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孙舞对董俊芳的敬意油然而生,明白严苛背后是深切的关怀。也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一件事,孙舞对董俊芳的关注越来越频繁。以至于后来张景阳处理红军农场的工作都交给孙舞去做了。
董俊芳与孙舞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从那一次的不愉快开始,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董俊芳对孙舞的态度也渐渐缓和下来。他发现这个年轻的女同志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每次遇到问题,她总是虚心请教,积极学习,这让董俊芳对她刮目相看。
而孙舞则在工作中不断感受到董俊芳的教诲和支持。尽管董俊芳依然严厉,但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真知灼见,让孙舞受益匪浅。她开始明白,董俊芳之所以如此严格,是因为他知道一路走来的不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董俊芳会在闲暇时给孙舞讲解一些水稻种植的新技术,分享自己在日本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而孙舞也会将她在平野市的工作情况反馈给董俊芳,听取他的建议和指导。
随着交流的深入,董俊芳和孙舞之间的感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工作上的关系,而是成为彼此信任的朋友。孙舞在董俊芳身上看到了一位农业科学家应有的品质:严谨、执着、无私奉献。而董俊芳也在孙舞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活力与希望。
这些微妙的变化,于国海看在眼里,说实话,他替董俊芳感到高兴,自从沈一枕离开他之后,董俊芳便再没有这样的笑容。为了促成两人的好事,于国海自作主张,找了一趟张景阳,希望他可以把孙舞借到红军农场发挥一下行政岗作用,没想到让张景阳骂了回去。也因为这件事,张景阳三番两次下到农场来找他们毛病,工作一下就不好干了。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年来一直和沈一枕保持着信件沟通,他以为董俊芳不知道,其实是不便打搅罢了。对董俊芳来说,一个有家庭责任心的人可能更适合沈一枕托付,现在于国海在农场任一把手,要想做一个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人,很难。因此,董俊芳一直装作不知情,但心里是希望他们有个结果的。
有一天,于国海出差了二十来天,董俊芳知道,他找沈一枕去了,这样偷偷摸摸的动作在董俊芳眼前晃来晃去,他实在受不了。董俊芳决定找于国海好好谈谈,他不想让这份友谊因误解而受损。
两人约在穆苏河边见面。
“国海,我知道你关心我,但有些事得面对面说清楚。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坦诚相待。沈一枕的事,你不用瞒着我,我知道你对她感情很深,她能托付给你,我觉得再好不过。”董俊芳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只是,我希望你能明白,工作和家庭都需要平衡。我们的事业固然重要,但家庭的温暖同样不可或缺。我不想因为我的私事,影响到你和沈一枕的未来。”
于国海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董老师,没想到你都知道,其实我一直很矛盾,怕影响到你。”
“去追求她吧,你要是因为距离的事,我可以帮你和省里沟通,把你调到七星泡,这样你两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确实是于国海心里始终没法解开的难题,自从他对沈一枕产生感情后,便时不时的跑去见她,久而久之,就对七星泡这个地方有感情了。董俊芳的建议让他看到了希望,心中那份对沈一枕的牵挂愈发强烈。
不管怎么说,他接受了董俊芳的好意,董俊芳也说话算数,很快便帮他协调好了调动事宜。
不过,这件事没有通过张景阳,所以张景阳得知后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对他权威的挑战,便在农场内部大肆宣扬,试图制造舆论压力。于国海和董俊芳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波,只能耐心解释,尽力平息事态。
董俊芳是清楚张景阳老毛病的,有领导才能,但捣乱的本事更甚。
便跟他辩解起来。
“我们既要干好工作,也要维护好家庭,这是我能为国海做的,看在同在农场奋斗过的份上,请你也理解一下他,支持支持他。”
张景阳冷哼一声,不以为然:“理解?支持?你们这是在搞小圈子,破坏规矩!农场不是你们私人的后花园。”他眼神锐利,语气强硬,显然不打算轻易让步。
“你没有权利阻止,省里已经批准了,老张,你有点权力也不能这么欺人太甚。”
“董老师,你要知道,于国海是要去七星泡农场工作吗?他是去搞儿女情长,搞的还是你的前妻,这里也能忍?”
“你再说一遍?”董俊芳脸色一沉,语气坚定:“张景阳,请注意你的言辞。国海的工作调动是经过正规程序的,感情问题更是私事,不容你随意诋毁。我们都是为了农场的发展,何必在这件事上纠缠不清?”
张景阳不甘示弱,冷笑道:“正规程序?我看是暗箱操作吧!农场的事,不能让你们如此胡来?他跑去搞女人,这个情况我必须反应上去。”
董俊芳终于忍受不住了,伸出手给了张景阳一巴掌,“张景阳,你太过分了!国海的事你无权干涉,农场需要的是团结,不是你的无端猜忌和诽谤!”
张景阳愣住了,脸颊火辣辣的疼,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董俊芳。农场里的其他人也被这一幕惊呆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于国海一句话不敢说,因为不管他说什么,都会点燃张景阳的怒火,最坏的打算就是继续留在这,不给董俊芳添麻烦。
这是张景阳和董俊芳这么多年相处下来的第一次动手,在场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都是老领导,谁都不敢说什么。
就在两人在打得头破血流之际,孙舞得知消息后冲了进来,看见董俊芳脸上在流血,拿起地上一块石头,不管不顾的照着张景阳头上砸了下去。
孙舞的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张景阳应声倒地,鲜血顺着额头流下。
自那之后,孙舞成了农场的话题中心,也因为这个事件,孙舞被迫从张景阳身边离开,来到了红军农场工作。
没过两年,两人就登记结婚了,而在那之前,于国海和沈一枕也在七星泡农场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董俊芳和张景阳打架冲突的事过后,农场的工作氛围变得很微妙,大家心照不宣地避开旧事,因为这个事,张景阳受到处罚,工作也受影响,一直没爬上去。
张景阳的儿子张敬礼出生已经是多年后的事了,他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张敬礼算是给他送了一份大礼。
但即便在这时候,张景阳对董俊芳仍旧怀恨在心,他将自己政治生涯的坎坷之路算到董俊芳和于国海身上,三番两次到农场闹事,甚至趁董俊芳不在的时候,欺负了孙舞,也就是因为这事,彻底把董俊芳激怒了,董俊芳上省里对张景阳进行了举报,从此,张景阳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
再后来,也就是张敬礼七岁那年,张景阳卧病在床,生活过得很惨淡,董俊芳得知后,前去看望,张敬礼见董俊芳来了,连口水都不给他倒。
董俊芳上前看了眼张景阳,高烧已经让他不省人事,一家人没有一个送医的。董俊芳叫来秦怀春,两人将张景阳送往医院,董俊芳默默垫付了医药费。
可没过几天,张景阳还是走了,留下张敬礼孤苦伶仃。董俊芳心生怜悯,时常接济张敬礼,却从不提往事。农场里的人也逐渐淡忘了那段恩怨。
听到这里,崔挽明只觉得那段岁月真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他也突然明白为何张敬礼会对董擎仓的敌意那么深,因为这不仅是父辈的恩怨延续,更是他童年阴影的折射,那份怨恨早已深植心底,难以化解。
秦怀春的膝盖上搭着一块布,他的手指头一根根软绵绵的垂下去,像烧熟的葱白。
“老师,咱们回家吧。”
秦怀春想睁开眼,但怎么都不能了,他的生命时光已然耗尽,走到这,要结束了。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刻的到来,崔挽明脱下外套搭在秦怀春身上,泪水模糊了视线。
风从远处吹来,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冰雪的味道。秦怀春的耳朵里钻进去一股风,柔柔的,他闭着的眼睛里仿佛看到了他爹他妈掩埋在炮弹的灰土里的情景,看到了自己从苏联回国后到部队当文化兵的样子,他还看见在红军农场跟在董俊芳屁股后面学习稻作知识的场景,以及那无数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和白天,为了每一次水稻产量提升而忙碌的身影。那些岁月如同一幅幅画卷,在他所剩不多的意识中缓缓展开,最终将他包裹上,一同坠向他来时的路。
奋斗是不分时代的,没有哪个时代因为贫穷而停止想象,也没有哪个时代会因为困境而放弃追求。眼下的林海省冰雪覆盖,但崔挽明感觉到,在这万里冰封的脚下大地里,蕴藏着无数梦想的种子正向着新时代的春天奋力萌发,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