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2章

从纪念馆出来之后,刘君打来电话,让他一起去苏玉家过年。

“秦老师回来了”,刘君的声音多少有些哽咽,“还有志杰,也一起回来了。”

原本买好票要回河海省赔媳妇儿子的,现在看,是走不掉了。

秦怀春出狱,对崔挽明来说意味深长。一个是最爱的老师,一个是最器重的弟子,都说徒弟不能欺师灭祖,但当年为了正义,崔挽明将恩师送上了法庭,在监狱里一待就是八年的时间。

这八年里的每一天对崔挽明来说都是煎熬的,他每天都盼着恩师出来,每天都盼着他能有个好身体。秦怀春身体确实硬朗,那么大岁数,居然坚持到了最后。

崔挽明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去,这些年去探监,每次都拿着东西去。反倒是今天,他不知道能带什么了。

寒风丝丝的吹着,崔挽明站在苏玉家门前,紧了紧外套,深吸一口气。手中的白花在寒风中轻轻摇曳,花瓣已经有些卷曲了。

他抬手敲了敲门,门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崔挽明的心跳突然加快,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八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

“开门。”一个沙哑却温和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崔挽明的手在门把手上停顿了片刻,最终还是轻轻转动开了门。

推开门的瞬间,他愣住了。

秦怀春就坐在客厅的藤椅上,正对着门的方向。八年的牢狱之灾并没有将他击垮,反而让他更加从容。他的白发已经花白,但身形依旧挺拔,目光如炬,和记忆中重合在一起。

“挽明。”秦怀春眉目聚在一起,眼角微微弯起。

崔挽明站在原地,喉咙发紧。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砰砰作响,像是要冲破胸膛。

崔挽明终于迈进门去,颤抖的手将花放在茶几上。“老师……”他终于忍不住,扑到地下跪了起来。

“快起来。”秦怀春的声音依旧温和,“你干什么。”

刘君在旁边看着,过去扶他,却被他拦下。

崔挽明摇摇头,泪水模糊了视线:“老师,我让你受苦了……”

“说这些干什么,我在里面不是挺好吗,我这么大岁数,他们都优待我,没有你想的那么糟,再说,现在我回来了。”

秦志杰听到声音,抱着秦勉从屋里走出来,又将秦勉放下,“师兄,大过年的,大家都高兴,你起来。”

秦志杰扶起崔挽明,和他紧紧的抱在一起。

“这些年,苏玉没少给你添麻烦,今天团聚,家人的团聚,以前的事都不要提,都过去了。”

苏玉和崔小佳在厨房忙碌着,时不时插句话,“今天是咱们师兄弟和老师团聚的日子,一会啊尹老师也过来。我做了大家最爱吃的菜,今天你们好好喝点。”

是啊,尹振功也来了,秦怀春留在世上最亲近的弟子们都聚在膝下,这一天对他来说是幸福的。

秦怀春将弟子几人团聚在身边,意味深长的表达着内心情感。

“现在尹老师也是处级干部了,刘君的品种走向了高端大米市场,挽明又在公司干出那么大成绩,看到你们今天都发展这么好,我没什么遗憾了。”秦怀春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眼中满是欣慰。

尹振功作为大师兄,第一个回应秦怀春,“老师,北川大学水稻科室是你组建的,现在到了我和刘君手中,很多事业都没做起来,我们惭愧啊,挽明当时留在林海省压力太大,你也知道,那时候他得罪了那么多人,在这里没法正常工作了,这才去了公司。他当年要是不走,北川大学的水稻品种还能更上层楼。”

刘君接过话茬,轻声道:“老师,挽明的选择也是迫不得已,现在这个品种还是挽明当年留下来的,算不上我的成果,这两年北川大学在走下坡路,要不是挽明用关系维护着,很多事都难办。”

大家都把箭头指向崔挽明,他不得不说两句。

“老师,人就是这么回事,跌跌撞撞,最终还是要回到起点,我当年去了公司,谁能想到阴差阳错又回到了林海省,又和大家一起做事。我们几个人啊,大的本事没有,也不做丢老师脸的事,这些年大家兢兢业业,也都四十来岁了,别的志向没有,让林海省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林海的水稻走出去,走向更多人的饭桌,我觉得我们这辈子也就会这一件事了。”

秦怀春点头微笑,眼中闪烁着泪光,“你们都成熟了,懂得责任与担当,这就是我最欣慰的。今天,咱们不谈遗憾,只谈未来,谈你们的未来。”

“老师,现在林海省建了农高区,国家很重视,农业模式也在朝着新的方向在发展,咱们原来的育种方法和理念也都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我感觉这是个很好的形势,遗憾的是,北川大学没能进驻农高区。”尹振功反应道。

“老师,北川大学没能进驻农高区,这确实是个遗憾。”崔挽明皱了皱眉,沉声说道,“但我觉得,这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农高区的建设是国家战略,北川大学的资源和科研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参与进来。我们可以联合其他高校或者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或者共同承担一些国家级的农业项目。”

刘君点点头,“对啊,挽明说得对。现在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很大,农高区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身段,多跑腿,多沟通,肯定能找到合作的机会。”

尹振功也皱了皱眉,“你们说得对,但我们现在确实面临一些问题。这些年,学校的重点都放在了其他学科上,水稻科室的经费越来越少,年轻教师也都流失了不少。要把科室撑起来,真的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秦怀春听着弟子们的讨论,目光变得深邃。好好的团聚会,怎么一下变成了抱怨吐槽的讨论会了。

他轻轻敲了敲茶几,慢慢说道:“我明白你们的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挽明在公司这些年,积累了不少资源,刘君在市场上的经验也很丰富,振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只要我们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想办法把科研、市场、政策这三者结合起来,还是有好的出路的。”

崔挽明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老师说得对!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会,或者一个产业联盟,把北川大学的科研能力、公司的市场资源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我还在农高区挂职,不是没希望。”

大家正说的起劲,苏玉从厨房拎着勺子出来了,“你们能不能让我爸清静清静,干了一辈子水稻,遭了八年的罪,刚回来,还没吃上一口热乎饭菜,你们就谈天论地。别说了。”

秦怀春摇摇头,对苏玉说,“我不想休息,我就想听他们说这些,八年了,八年没有好好的谈谈水稻。我还记得,当年我组建水稻科室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疯子。现在看来,那些‘疯狂’的决定,今天有回报了。”

崔小佳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菜,笑着说道:“你们这些事先放一边,今天是团圆的日子,先吃饭吧!等酒喝进去,再谈事。”

众人笑着围坐在桌前,酒杯碰撞,谈笑声中,桌上的菜香四溢。秦怀春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欣慰。他知道,这些弟子一定会把他的事业继承下去,让林海省的水稻走得更远更好。

“来,先给老师敬一杯!”崔挽明举起酒杯,眼中闪烁着泪光,“老师,今天是咱们团圆的日子,也是新起点的日子。希望未来,我们几个能一起继续努力,活到老干到老!”

“敬老师!”众人齐声说道,酒杯一饮而尽。

秦怀春微笑着摇摇头,“我老了,走路都费劲了,能看到你们这么优秀,已经是我的福气了。来,慢点喝,今天是过年,别喝太多。”

桌上的谈话继续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未来的计划和目标。秦怀春静静地听着,他知道,眼前的这些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些稚嫩的学生,他们已经成长为能够扛起责任的中流砥柱。

新年的钟声在远处悠扬响起,窗外的烟花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那一晚,他们都住在了秦怀春家里,第二天,在崔挽明的提议下,带着秦怀春来到了农高区新建的纪念馆里。

在这里,秦怀春看到了几十年前在平野市红军农场,也就是脚下这片土地上开荒拓土的岁月的痕迹,那些泛黄的照片和陈旧的农具,勾起了他无尽的回忆。他缓缓走过每一件展品,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弟子们陪在他身边,静静聆听他的讲述,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将水稻事业发扬光大的决心。

秦怀春指着一张照片,动情地说:“这就是我们当年开荒的场景,住不暖,吃不饱,要资料没资料,要什么都没什么,可我们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把这片荒地变成了良田。”

大家谁都没说话,继续听秦怀春说。

“没想到沈一枕走在我前面了,要感谢她啊,捐出了那么大一块地,她的想法很好,把这些东西找回来,装在这里。”

他们在纪念馆度过了足足一小天,对秦怀春来说,这样的经历弥足珍贵,这样的日子也越来越少。 /hbU7heM3n+2HmKQ23wCny34HSf3dpUcx953yQ7KFUKwr2J6kAM0oAJ6ior/Fi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