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无线电管理

1.2.1 频谱管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有偿使用的原则。

无线电频谱作为有限的宝贵资源,支撑着广泛的无线通信服务和技术应用。无线电频谱管理的宗旨在于实现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合理、有效、经济和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为各类无线电台(站)或设备在免受有害干扰、良好的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在管理体制上,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依据职责拟定无线电管理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无线电频率和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监测、干扰查处和涉外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协调处理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除军事系统外的无线电管理工作,根据审批权限实施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审查无线电台(站)的建设布局和台址,核发无线电台执照及无线电台识别码,负责本行政区域无线电监测和干扰查处,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省、自治区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在省、自治区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

在指导原则上,无线电管理工作应在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遵循分工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促进资源保护、安全保障及产业发展。

总之,我国的无线电管理工作遵循国家法规原则,以科学管理为支柱,力求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无线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既是保障国家电磁空间无线电安全的基础,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1.2.2 频谱管理

频谱管理作为一种结合了政策和技术的专业化管理领域,其核心是对无线电频谱这一无形资源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频谱管理技术涉及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等众多学科领域,也涵盖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行政管理的综合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频率分配与台(站)管理。在审批无线电台(站)的行政许可申请及频率分配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依据技术规范及设台地址的技术条件进行严谨的技术审核。其目的是确保各类业务和设备之间互不干扰,保证无线电频率的合理利用。这一过程涉及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对频段的分配和指配需要预先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以实现广播、移动通信、航空、卫星通信等各类无线电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避免干扰和冲突。

法规、政策及标准的制定。频谱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并实施相应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以此规范无线电频谱的使用和管理。基于无线电波固有的传播特性,无线电业务也具有跨国互联互通的需求,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一致性与互操作性至关重要,因此,频谱管理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受ITU所制定的国际准则影响。通过统一无线电通信规则、标准、方法和规范,可以确保各国和地区的无线电设备具有互操作性,促进全球通信服务畅通。这些标准规范覆盖了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并为频谱监测、频率规划等提供了操作指南。

技术创新与发展。频谱管理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优化通信品质,并催生全新的通信服务与业务模式。为适应技术进步的需求,频谱管理本身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国际协调与合作。频谱管理涉及与周边国家、国际组织(ITU等)的协商合作,共同解决跨国频谱管理和通信问题。国际协调与合作在频谱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加强各国间的交流与协作,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频谱管理挑战,统一标准规范,推动全球无线电通信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无线电监测。在频谱管理中,无线电监测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监测技术进步和覆盖能力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迅猛增长的无线电业务,从而保障各类无线电通信正常运行所需的良好电磁环境。

综上所述,无线电管理的技术特征包括对频谱的规划分配、频率和台(站)的管理、干扰的监测处理、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国际的协调合作、技术的不断创新及无线电监测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对无线电频谱资源有效管理的基础。

小提示4:频谱管理

频谱管理的标准文件见《国家频谱管理手册》,内容包括前言、第1章(频谱管理基础)、第2章(频谱规划)、第3章(频谱指配与核发执照)、第4章(频谱监测和检查)、第5章(频谱工程实践)、第6章(频谱经济学)、第7章(频谱管理活动自动化)、第8章(频谱利用和频谱利用效率的度量)、附件1(频谱管理培训)、附件2[欧洲邮电主管部门大会(CEPT)国家有关短程设备(SRD)的监管方式]和附件3(国家频谱管理方面的最佳做法),共336页,感兴趣的读者可在ITU网站下载 [3]

1.2.3 频谱监测

无线电监测(频谱监测)目标及任务。主要目的是维护无线电波秩序,其任务包括无线电信号监测及干扰源定位工作,查找未经许可设置、使用的相关无线电台(站);监测相关无线电台(站)是否按国际规则、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协议、行政许可事项和要求等开展工作。

无线电监测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监测站作为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分别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领导下,对无线电信号实施监测,实现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技术设施是指用于监测、分析及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主要包括无线电监测网系统、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和设备检测系统等。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对无线电频谱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防止和消除无线电干扰,维护无线电通信的正常运行。

重大活动保障。在重大活动(如大型会议、体育赛事等)中,无线电监测可以保障活动所使用的无线电设备彼此兼容,确保无线设备和业务之间不会形成干扰。同时,防止无线电频谱被用于恶意目的,确保重要活动的安全。

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望未来,无线电监测仍然面临监测技术设施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和业务的问题,如低轨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等空天一体化新型应用。此外,无线电监测也将面临智能化发展、政策法规完善及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的任务和挑战。

小提示5:频谱监测

频谱监测的标准文件见《频谱监测手册》,内容包括引言、第1章(频谱监测在频谱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第2章(组织、结构和人员)、第3章(监测设备和监测操作的自动化)、第4章(测量)、第5章(特殊监测系统和程序)、第6章(基础和支撑工具)、附件1(监测系统的规划和招标),共688页,感兴趣的读者可在ITU网站下载 [4] nYGYQv3vT0HKpNlXh9k109bDKndmr5F/pTse+BIn1RdTd73ydbPKR1ALm24lgd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