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居谈往

“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宋代姜白石有此名句。窗外鸣蝉彻耳,室内闷热蒸人,这词意在我的幻境中充满了矛盾,鸣蝉啊!你轻轻地唱;西风啊!你分一点小惠,给我片刻的凉爽。

人总是不会满足现状的,当你感到不舒适之时,痛苦的回忆,往往是最好的安慰。这恼人的蝉声,它引起了1971年在皖南“五七干校”的一切,拂晓插秧,溪水清寒;午后下田,水暖如汤。但偶然在柳荫下休息一会,喝上一杯山茶,听几声蝉鸣,是一天中忙里偷闲的好辰光。那时我也低诵过这词,可是又在想,士大夫感情又冒尖了,一下子自动化地在开始思想斗争。人就是这样地在“改造”“磨练”。我自从满山烂漫梨花的初春入山,到次年余寒料峭的三月离开,整整的一年。那时我的胃病很严重,几乎无法启程返沪,可是我的思想与精神并没有颓唐与消极,临行前还写下了两首诗,此刻也居然在一本古建筑书中找到。“群峰环揖水边村,满树梨花照眼明。缺处茂林天一角,黄山遥接练江清。”“春茗秋实总相思,他日重来忆此时。一种情怀忘不得,归程回首步迟迟。”下面写的是:“七二年二月四日红卫农场同济干校次日返沪。”人总是有感情的,我还希望有一天重临其地,再看看山川地貌,与我亲植的梨树茶丛。

歙县城外的问政山,那里多数是花农,四五月间茉莉珠兰正开,香盈村居,我们便住在山脚下,前面是大片的梨林,林下植茶。当我第一天到达的时候,我是被清香与素云所迷住了,我写信给我的邻居祝永年教授,谈起了这事,因他与我一样有爱花的兴趣。谁知我露了天机,第二天再加上讲解了明代牌坊,却受到了批判。从此在花下,我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不久花事渐渐阑珊了,残英也化作春泥。我们便开始了艰苦的耕种,接着施肥,采茶,炒茶了。梨林前面是练江,练江的背面是黄山,我朝夕礼拜,晦明风雨,呈现了幅幅不同的图画,有时勾勒出明显的层峦,看得见始信峰、莲花峰。有时淡得看不到影子,知道天时将雨了。练江如个镜子,每天照着我这个带有诗思残余的劳动者,看山看水,黯淡又复杂的思想,随着练江的波浪,遥寄我东去的相思。尤其夜间守山,徘徊在林下,昏黄的月色,照着我千里外的家人,也照着我这个孤单的瘦影。沉思、幻想、低吟,这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山岭水涯,林下田间,荒冢孤坟,鬼火虫声,宇宙间的奇妙神秘,都来到眼前。这一夜的“清游”,使我觉悟到,自己驯服地被社会支配着,“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已。凄清的晓风吹醒了我一夜的疲躯,迎来了旭日,我便进入睡乡,也许可以见到妻子与孩子以及与我一样沦落的朋友。不知哪里传来的俞平伯先生东坡海外之谣,累我凄哽多日,后来我将那时作的“悼诗”给他看时,他寄来了极隐痛的回信,因为那时“四人帮”还没有打倒。

到县城有三公里路,这美丽的山城,原为徽州府台,滨练江,有大桥与塔,作为突出的标志。城墙我们去时还在,有几座门还有瓮城,几个月中我含泪见到陆续拆除。府衙门、石牌坊,那些大大小小的古代民居,星期天总要去看看,仍是未能忘情。同时结合了自己乡居的体会,居然也可纠正前人立论不确之处。皖南的住宅,因为山区早晚冷,午热,而拂晓尤甚,所以房屋外墙高,窗小。宅内天井横向狭长,实因山区平地少,夏季炎热,但求通风泄水,减少日照,厅堂皆敞口。住房则槅扇地板,冬季求保温,雨季可防潮。所谓仅从防盗出发而有此布局者,似欠不足。这些房屋天天在被破坏,我又没有发言权,面对此景,比自己的亲人在任人蹂躏时,还要我拍手叫好更要难过,内心是何等痛苦。我也抱怨自己,为什么要钻在古代文化堆中,自讨苦吃呢?县城的对景是山,山上有座太白亭,下瞰大江,古树合抱,因为急急忙忙要建工厂,开山砍树,残山与乱石代替了葱郁的风景。幸得李太白不在,如果他能复生的话,必有如白居易那样的《新乐府》来放吟了。练江下游里许,有个小镇叫鱼梁,镇前有个古代的水闸,巨流飞越闸身,翻腾有声,浅滩边的石矶,点缀得如元人水石小品一样,淡逸极了。我们偷偷地在此看水,上镇上吃点心。这地方本来也不会来,实在是城内吃东西,回去军宣队、工宣队要训斥的,而他们呢?晚间办公楼灯火辉煌,从我们伙食中选出来的佳肴,痛快地俱乐,却是理所当然。羡慕他们那种天赋固定,而且终生不变的“优良品德”,亦就是他们足以自傲,用以来“教育”我们的天生法宝。“卅载备尝身世味,再生休到帝王家。”我们虽非皇子龙孙,也同样会有这种自怨、自恨的痛苦心理,无处不是在“触及灵魂”。

在山间的岁月,对我来讲确要比穿着长衫的田园诗人感受要亲切得多,农民辛苦平凡地劳动,他们有“此身从不梦长安”的美德。因此对自己的几分知识,常常开始怀疑,有时亦在想,人最怕躺在功劳簿上,不论哪种功劳,包括我们学术成就,越是自我欣赏,越是停滞不前,越是脱离人民。我曾说过,脑子是流汁的,停顿了便要僵化,趋向死亡,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功德碑不是自己看的,是留给后世子孙评价的。

闲处看山,星期天总要循着小路入城,一路看建城的选址、筑城的设施、水利排洪的处理、攻守的位置等等。这里有两个城,沿江是旧城,倚山是新城。新城等于外城,其主要通道,两山对峙,仅容一马,固若金汤。歙县原为兵家必争之地,以地处浙赣皖交界处,城制据此而筑也。虽然我们是“改造”来的,但祖国的江山、风土,还是不断地增加我们历史、文化知识。甚至残碑碎碣、断井颓垣,也都任我摩挲与周旋。我有时在斜阳西下时,独自品景,那种山容、水貌、树姿、石态,使我领会到梅瞿山、石涛等的皴法来源与构图蓝本。我相信比今天公费旅行,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写生画家要深刻得多。中国画在于悟,而不在于依样画葫芦,世界上有许多学问是无意得来,要有较长时间的思索与分析,而急于求成的“批发买卖”,亦只能蒙骗一时而已。布衣画家,不少超越宫廷画家;会典官书上的作家,不也是亮晶晶的纱帽。烟霞可消去袍上的“京尘”,山居人能洗去许多俗念。

[清]石涛《寻仙册页》之八

人对过去总是留恋的,对将来必然憧憬,留恋与憧憬都是美好的。十年前的皖南山居,在我的脑海中是值得留恋的,也就是它有美的存在。淳朴的民情、信美的风景、丰富的文物,这些是祖国的伟大,是值得我们珍惜与热爱的。

1983年江南大伏写 DQiSs4Gph2RJ1o9oOj/pzl1HmS1qL7XNJtHszsOQgsFEuby+cyMx6zioO1lDC+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