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就势取景”在烹饪上的应用

我是从事古建筑、园林的研究者。南京的随园是我国园林史上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地位。袁枚经营此园,有其卓见,标出了一个“随”字,在他所写的《随园记》上说:“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即增减)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就势取景来布置园林,真是高明的造园理论。他造林之道与学问相通,今读其《随园食单》亦同此理。他是懂得怎样是美,而这个美又贯穿在他整个学问之中,从各方面加以阐述。《随园食单》虽属他的余事,亦正与他为诗主张“性灵”,造园主张“自然”一样,不以高华奢侈来炫目,存真而已。

这个《随园食单》有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烹饪技术,提出了正反两面的经验,并且又用大量的篇幅记述了我国14世纪至18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百二十六种菜肴饭点,味兼南北,应该是世界烹饪学上的重要典籍。

对于烹饪,袁枚不但强调原料的事先选择,更重视调味作料和粗加工的准备。他主张“调剂之法,相物而施”,要求荤素、清浓搭配得当。他指出,即使是好原料,也往往因为搭配和火候掌握不善,做不出好菜。全书所列三百多种肴馔面点,取料多为常见鱼肉菜蔬,海鲜不过九味,豆腐即举八珍。他不主张追求器皿贵重,但求根据菜品不同而“大小相宜,参错生色”。上菜要淡浓先后有序,用菜要节令适时。他反对做菜“矫揉造作”“索隐行怪”,他说:“燕窝何必捶团,海参何必熬酱?”他认为“暴殄反累饮食”,“强让有类强奸”。他对所谓“十六碟、八簋、四点心”,“八小吃、十大菜”以及“满汉全席”之称,讥为“目食”“落套”。总之,袁枚在这本《食单》中,全面地体现了他崇尚自然、随势取景的美学思想、辩证观点,以及巧妙的烹饪手法。他懂得“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对工作要先作充分的了解分析,美味的菜在于烹调,即使极普通的东西,只要烹调得法,也受人欢迎。许多经济实惠的材料,亦能点铁成金。足证才人之思息息相通,非囿于一隅的。在这本书中,真包含着很高深的学问,能引人遐思。希望读者不要仅仅当作一本技术工具书来看,为此上海市黄浦区第二饮食公司周三金等同志,花了很大的精力,详细地注释了出来,便于大家读懂,正如注释其他典籍一样,完成了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今后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与研究。并不是要大家贪口福,而是希望烹饪者学习合理使用原料,只要能懂得烹饪的艺术,不论何种材料,都能做得可口美味;这与烹饪者的文化修养很有关系。我读了《随园食单》(周三金注释)后,有着这样一些想法。我相信读者也会有同样的看法吧。

1982年春 01Wuz3Q0EB40YFrJztDnTyfjBlVQABPefVTIRdPUmxUnpUYBQk9tSpWeOgMuNA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