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住香山第一人

霜叶红于二月花。正是晚秋天气,从江南来到北国,与贝聿铭先生悄悄地踏进了香山饭店,粉墙松影,红叶漫山,这雅洁的新建筑,将在一天后(17日)下午开幕。贝先生邀我北来,在布置得最紧张阶段中,对庭园的点缀上有所倾商,我便第一人住在这里,而他自己却赶回到市里去了。朝晖夕霞,风声鸟语,在极恬静的山影里,我暂时陶醉在明快的秋色中。

贝先生接见来自四方八处的记者,谈了他对香山饭店的设计想法。他是试图以低层庭院式的建筑,作为旅游宾馆的变革,记者问他这建筑应该算第几流,他笑着说由大家去评定吧,我想不久自有公论的。

香山饭店选择的地点是好的,四山环抱,面面有情,是一所山麓花园的宾舍,山光、水影、鸟声、树姿都被吸引入建筑群中,黄昏我独自漫步山间,那灯影的变幻,宛若迷宫。因为巧妙地运用了传统手法的空窗、花窗,深得宋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境,益信其构思之妙。我私自欣慰着,如果衣香鬓影,屐履匆匆,我亦无分享此清福,只能留待回思与留恋了。

洞房曲户,回环四合,闿畅逶迤,分合自如。不同的功能,体现了相异的形式与风格,既是山居,但社交活动之所亦包括在内,亲切宜人,无豪华炫目之态,而景入窗扉,香山可撷,在“借景”上是花了一番推敲的。

贝先生苏州人,他爱石成癖,在国外是梦求无成,这次为设计香山饭店,实现他的梦想,到云南、安徽等地罗致了不少好峰石,如今都妥帖地安排在庭院中,又亲自栽竹点景,口口声声盛赞着工人们的热情配合。

树高千丈叶归根,

缩地移天若比邻。

装缀河山凭妙技,

兴移点笔故园春。

这是1978年冬我告别纽约时,在饯行席上赠贝先生的诗,他感到,一个在海外住久了的中国人,应该叶落归根,这触动了他来祖国搞建筑的心。他勘查了许多古建名园,想通过香山饭店的设计来发扬祖国的文化,今天虽然他很谦虚地说这是个开端,我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就是要珍惜自己祖国的文化。他由衷地笑了。

1982年10月16日 香山 p3mYUNFF9FgbupQzqr1tZ54MXtuRyNqP5LZzAwL4uChVhT6gIMXhV7BCcmSig2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