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证据的四六级、雅思、托福考试效度对比研究”(14AYY010)的结题成果,在研究与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单位和个人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本专著的完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项目的申报阶段。故事还得从 2007年讲起。2007年我第一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准立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07BYY030),紧接着 2008年指导在读硕士生高晓莹申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考英语试卷内容效度历时研究(1977—2007)”(08CYY013)。连续两年申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和我所指导的硕士生团队的信心。当时我心里产生了一个愿景:以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基点,我们向下要做高考和中考英语的研究,向上要做英语专业四八级、硕士生和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的研究,这样有望在我退休之前便可以做完我国大规模、高风险考试“一条龙”的研究。此间,2011—2012年我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访问与合作研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只做中国考试的研究,也应该将中国有影响力的考试与国际有影响力的考试进行对比研究。这一想法即为 2014年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的雏形。该项目书在拟定与修改的过程中得到多名硕士生团队成员和国内外同行的修改与反馈。团队成员包括:董曼霞、雷雪梅、李亚果、刘晓华、彭莹莹、申钰文、田洁、肖巍、徐建、颜巧珍、杨宏波、杨瑞锦、赵护林、赵路、钟瑜等,其中七位先后在国内外读博。国内外同行包括:范劲松、李智、李清华、彭康洲、席小明、余国兴等。没有这些团队成员和国内外同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与修改,本项目不可能成功立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个阶段为课题研究的执行阶段。本课题研究远比申报时预计的庞大和复杂,因此我们研究设计时将效度对比研究分为多个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进行系列实证研究。依托该项目,本人指导了七名本科生和六名硕士生完成了他们的毕业论文。本科生包括:刘洁、周天丞、吴诗琪、皮洪宇、胡旭、陆意希、刘小宇,其中一位的论文获评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五位后来于国内外名校读研。硕士生包括孟磊、杨瑞锦、梁延松、洪岳、虞程远、许皖栋,其中三位获国家奖学金,两位的硕士毕业论文校内外评审双优,另两位的硕士毕业论文获评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三位全奖获得者境外读博。这些学生中,刘小宇、孟磊、杨瑞锦、梁延松、洪岳、虞程远和许皖栋的毕业论文为本课题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些论文最初都是英文写成,除了他们本人,还有多名团队成员和编外成员参与了论文的翻译与修改。团队成员包括段奕霆、易小兰、朱志伟、刘珂彤、林禹宏、尹开兰、曾长萍、王永利、李钰泽、冯永华、蒋珺婧、兰月秋、晏生宏、张海会等。编外成员包括:李玉龙、晏飒绮、陈泽涵等。此外,团队成员王萍、肖巍和编外成员李玉龙也深度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在此对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1 000余名考生和受试参与了问卷调查、访谈、有声思维及眼动实验,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本研究根本无从谈起,在此也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第三个阶段为课题的结题成果凝练与提升阶段。本课题研究成果颇丰,但如何将其凝练与提升成最终的结题专著,团队召开了无数次会议,集思广益,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与自我否定后最终确定了一个最优和最简方案,即本专著目前的架构。在此过程中,我指导过的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其他在读的团队成员参与其中,包括段奕霆、方璐萌、高晓莹、关晓仙、雷雪梅、李哲、廖悦岑、林禹宏、刘珂彤、刘晓华、冉毅男、彭莹莹、田洁、王永利、文举、吴宗酉、徐建、颜巧珍、晏生宏、杨宏波、杨瑞锦、杨志强、尹开兰、曾长萍、曾婷、郑宇静等,以及编外成员,包括:何欣忆、Tarun Sarkar、汪顺玉、吴明军、张霞等。没有他们在最后阶段的鼎力支持,本项目不可能以鉴定等级“良好”结题,特别是段奕霆和林禹宏在课题结题成果提交过程中的任劳任怨与兢兢业业至今令人感佩。
再次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使我有机会赴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访学一年(2011—2012年),全身心沁润在学术氛围中才得以产生本项目最初的选题灵感。感谢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自 2012年聘请我为高级学术研究顾问,也感谢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我每年能有 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剑桥“远离尘嚣”,开阔视野,养精蓄锐,并最终带领团队完成这项现在看来仍然难以想象的大工程!
本专著的“引言”和“结语”由我独立执笔完成。主体 14章的主要合作者如下:第1章虞程远,第2章刘小宇,第3章杨瑞锦,第4章孟磊,第5—6章李玉龙,第7章梁延松,第8章洪岳,第9—10章王萍,第11—13章许皖栋,第14章肖巍。全书由我统稿和最终审定。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多名编审和安娜女士对本专著样稿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对专著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需要说明的是,专著中的疏漏与错误概由我承担,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感谢国内外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学术会议主办方和学术期刊对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关注与肯定,课题成果除本专著外,还包括 70余场国内外相关讲座、专题研讨、工作坊等,20余篇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宣读论文,40余篇发表文章(包括三个专栏)。
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出版两本书,一本献给我的家人,一本献给我的学生。感谢我的家人这些年来给予我无私的关爱以及理解与支持。感谢我的父亲辜利全先生勉励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乐观、坚强和积极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我的母亲杨淑华女士教会我吃苦耐劳、心存善良与感恩。感谢我的爱人张高勇先生三十余载用行动默默表达对我的爱并给予支持。感谢我的儿子张华西、儿媳孙逸琳和三个可爱的小孙女张允榕(福豆)、张允嫣(小北)和张允初(州州),他们是我不竭的动力与源泉!为庆祝长孙女福豆两周岁生日,我将家人的故事写入《福豆奶奶半个世纪的人生GU事》(上、下)(2018年剑桥康河出版社出版),作为永久的纪念!
在我半个世纪的“人生GU事”中,有三十载与我的学生有关,尤其是从 2002年开始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就像我的家人,我特别感谢他们一路陪伴与同行,是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他们的成长是我此生无尽的骄傲与自豪,因此特将此书献给他们,祝福他们一生都幸福安康!
虞程远,男,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英语语言学专业博士在读。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师从辜向东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硕士在读期间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新东方奖学金等,被评为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重庆大学以及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重庆大学以及重庆市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于 Language Testing (SSCI), 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SCI),《外语与翻译》,《考试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通信地址:澳门特别行政区氹仔大学大马路澳门大学E21-2103
刘小宇,女,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期间曾获重庆大学德育奖学金、一等及二等学业奖学金。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毕业时获评重庆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已发表论文 1篇,文章题目为《六级、雅思阅读文本来源与改编对比研究》。目前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 19号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邮箱:liuxiaoyubnu@163.com.
杨瑞锦,女,博士,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师从辜向东教授,连续三年获得重庆大学A等奖学金,专业成绩排名第四,获得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以及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4项,发表论文 5篇,参加专业领域内学术会议及进行会议宣讲 4次。此外,在 2016年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于 2020年 9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THE排名 186)教育学院顺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联系方式:ruijin.yang@connect.qut.edu.au
洪岳,男,现就职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师从辜向东教授。硕士在读期间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等。硕士在读期间主持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一项并结项(项目编号CYS16001),于《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大学外语教学研究》, ALT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等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多篇,其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重庆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通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 176号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邮箱:hongyuehts@qq.com
李玉龙,男,2012年本科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英语系,2015年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2015年 7月就职于东华理工大学,担任大学英语教师。2020年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自 2016年,在重庆大学辜向东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语言测试,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项,在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外语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学术期刊与平台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市级社科成果奖一项,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青岚大道 666号华瑞锦城
邮箱:liyulongaaron@163.com
梁延松,女,重庆大学 2017届硕士研究生,师从辜向东教授。在读期间曾获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现任长春市吉大尚德学校英语教师及班主任,曾获吉林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长春新区首届教育系统职工技能大赛一等奖。
通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超凡大街与宜居路交汇吉大尚德学校
邮箱:270274955@qq.com
孟磊,男,重庆大学 2016届毕业生,师从辜向东教授。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获得重庆大学A等奖学金,获得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在《外语测试与教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毕业后先后参与四川路桥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项目(该桥是北极圈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是中资企业首次在欧洲发达国家承建的大跨径桥梁主体工程,被交通运输部誉为“中国建造走出去的典范”)和四川路桥挪威贝特斯塔德大桥项目的修建,目前在四川路桥孟加拉达卡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部工作。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大道 12号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邮箱:839764134@qq.com
王萍,女,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0届硕士毕业生,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师从肖巍副教授、辜向东教授和李良炎副教授。读研期间发表和宣读论文 7篇。现就职于西安欧尔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英文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期间获得“个人综合素质优秀奖”“优秀特刊建设奖”。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六路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邮箱:1372434989@qq.com
许皖栋,女,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0届硕士毕业生,师从辜向东教授,在校期间曾获首届国际英语教育研究基金奖,国家奖学金和重庆大学A等奖学金,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二等奖等奖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一项。先后有四篇文章被国内外期刊发表或录用,多次在国内外语言测试和教育领域会议作论文宣讲。现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通信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城区香港理工大学
邮箱:2017042002t@cqu.edu.cn
肖巍,男,语言学博士,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研究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 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项、校级项目 2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 1项。担任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 The Asian-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 Spanish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通信地址:重庆市高新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箱:xiaoweiyy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