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平面构成概述

1.1 平面构成的起源

“构成”来自建筑学,意为建造、组成、造型,20世纪初被欧洲的现代艺术流派所借用。纵观西方设计史,平面构成概念是在各种艺术风格流派的不断演变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图1.1),是平面构成理念在艺术作品中的初次体现。不同于以往的单角度写实表现手法,其采用多角度观察人物的方式,将不同侧面融合在单一平面中,以此来表达完整的人物形象。这种结构上的解析,不仅是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的重大转折,更引发了西方现代艺术史上革命性变革,预示着立体派的诞生(图1.2—图1.6)。其后,平面构成概念更是经历了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直至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时期才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的知识体系。

图1.1 毕加索作品1

图1.2 毕加索作品2

图1.3 毕加索作品3

图1.4 毕加索作品4

图1.5 布拉克作品

图1.6 洛特作品

风格派于1917年诞生于荷兰。其作品多以几何造型为主,拒绝使用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简化的抽象形来表达艺术理念,如蒙德里安的作品,以独特的水平线与直线分割、原色与非原色的组合形成极简的画面(图1.7、图1.8)。杜斯伯格是荷兰风格派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与蒙德里安绘画理念不谋而合,都是对现实的彻底抽象(图1.9—图1.11)。

图1.7 蒙德里安作品1

图1.8 蒙德里安作品2

图1.9 杜斯伯格作品1

图1.10 杜斯伯格作品2

图1.11 杜斯伯格作品3

俄国构成主义否认艺术绘画的再现性,认为艺术的形式应是抽象的几何形式,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抽象的画面和雕塑,以表现自由的单纯结构及结构自身,切断艺术与自然物象的一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种纯粹的或者绝对的形式艺术(图1.12—图1.15)。

图1.12 利西茨基作品

图1.13 马列维奇作品

图1.14 康定斯基作品1

图1.15 康定斯基作品2

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在德国创建,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艺术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特别是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运动的成果,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在设计教育和设计艺术两方面产生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巨大影响。包豪斯把当时的一些艺术家如伊顿、康定斯基、克利、蒙德里安等聘为教师,从他们的绘画作品来看,都摒弃了传统的写实(图1.16—图1.21),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教学体系。平面构成从此成为设计基础中的基础,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包装设计、纺织品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众多领域。

图1.16 康定斯基作品3

图1.17 康定斯基作品4

图1.18 伊顿作品1

图1.19 伊顿作品2

图1.20 克利作品1

图1.21 克利作品2

1.2 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的基础,是设计中最基础的训练,目的是把点、线、面等元素在二维空间按照形式美法则进行编排和组合,从而形成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画面。

平面构成不是具体物象的艺术再现,而是反映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形式美法则和组织结构的构成形式。平面构成不是机械化的、教条化的,它既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等,又强调形态对观者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具有美的价值取向。

1.3 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二维空间内的基本造型能力、设计创意能力、构思表现能力和视觉审美能力。强调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把构成教学用于具体的专业设计中,避免停留在纯粹点线面构成阶段,让学生摆脱只是善于模仿而拙于创造、对课程设置目的认识模糊、不知道学这门课对专业有何作用的困境。

1.4 平面构成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最初的传统园林设计“师法大自然”,不强调人为设计的造景手法,强调自然美,强调设计与自然地貌统一,强调景观要素以自然要素为基础,忽略形式美。相对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其他设计来说,园林设计对新思想的接受则显得更为迟钝和落后。当现代主义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时,园林的参与始终是温和的,虽然并未形成自己特有的现代主义原则和系统的理论,但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大量的思想,并形成了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现代主义园林风格。

风景园林和平面构成从来都是不能分开的整体。如果把园林和平面构成截然分开,园林就仅仅是功能上能满足需求的极端物质化的载体而已。而平面构成则把园林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可以说,平面构成是对园林的包装。当审美与致用相结合时,设计作品才算得上上乘之作。

纵观艺术的发展史,从写实到抽象,从架上到架下,各种各样的流派对园林设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达达主义、波普主义,对废旧材料的重新解构,对生态主义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抽象主义,把世间万物抽象成点线面来解读,对园林几何化、抽象化、图案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极简主义,追求简单到极致的设计风格,去繁就简的高级智慧,它对自然抽象提炼的设计方法,使园林走向现代主义;还有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更为直接全面。综上所述,园林和艺术都属于大美术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只是工具的不同。当然,艺术不是阳春白雪,只可远观不能近玩,艺术只有实用化才可以有效避免曲高和寡的局面。现代主义园林设计,摒弃传统积习,从艺术中拿来丰富的形式语言,用艺术的手法美化景观,是艺术实用化、景观艺术化最直接的体现。

平面构成从各种艺术流派的发展中演变而来,与艺术结合更为紧密。风景园林中的平面构成,主要针对园林平面布局如总平图、局部平面图,把那些造园元素,(如花草树木、亭台楼榭等)归纳为点、线、面,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排列组合,把地面空间分割完。在这一过程中,那些代表概念的松散的点、线、面元素将通过平面构成艺术法则变成具体的形状,可辨认的物体将会出现,实际的园林空间将会形成,精确的边界将被绘出。平面构成还有对园林其他各种二维空间的形式表达,如地面铺装、外立面等,解决的是二维空间园林设计的形式美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点、线、面美学来表达园林空间中三维造型要素在景观平面设计中的平面造型、相对位置和关系,使园林设计的表达更加合理,艺术效果更好。

课程作业

题目 :如何理解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的联系?学习平面构成对本专业有何作用?

要求 :题目自拟,字数3 000字左右论文,图文并茂,课堂讨论,以PPT辅助展示。 0V9KO6Qxe/cCnJtZ6z47+HzcAOknVBQyhg+FF7RQgnglSTMA1j5mzqeC80PqUB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