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节
林珮琴

一、简介

林珮琴(1771—1839),字云和,号羲桐,清代医家,江苏丹阳后松卜村人。林氏幼年随父读书,勤奋好学,后弃儒学医,潜心研读名家经典著作,以擅长治疗温病闻名。他济世之余,致力著作,采各家之长,结合临证经验,于1839年编成《类证治裁》一书。他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症状分析细致深入,对每一病例都认真诊断,根据病情遣方用药,善于化裁,经他治疗,甚有奇效,时人称他为“良医”。林珮琴于《类证治裁》概述了痫证的病因、脉证、治法、方剂,并附医案,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其中更对癫和狂等相似病证做出了分析判别。

二、医案

案:肾阴亏虚、肝阳上亢之痫证

张,中年宿痫频发,先必触事生怒,情不自禁,发则猝倒无知,啮舌糜烂,惊恐发搐,痰响便遗。此肾阴素亏,肝阳易亢,痰随火升,阻蔽心包,故来骤苏迟,且数发也。急则治标,用前胡、青皮、川贝、连翘、钩藤、竹沥、菖蒲、山栀。矾水煎,二剂诸症退,神识清。随服补肾平肝丸,发稀后用丸方常服:

茯神六钱,羚羊角三钱,胆星钱半,天竺黄五钱,郁金四钱,川贝四钱,莲子心六钱,西牛黄七分,栀心三钱。

矾水滴丸,朱砂为衣,服愈。

【按】 此案患者素有痫证,中年频发,由情志诱发。《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乙癸同源,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肝阳无所归,易于内动,肝阳上亢,气逆而昏厥。因此,肾阴亏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乃林氏治此案之意也:癫痫发作时,平肝潜阳、清热化痰;后期治病求本,以滋补肝肾为主。 e+GzL24GebR0rbQw3Q1pKH+GemXh1aMD3yuFKjU2TgP+ORJKRguKFaifzlpeKTQ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