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也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好、研究好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振兴小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中医药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利用的新政策相继出台,为守正强基础,为创新筑平台,中医药古籍事业迈向新征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重重要文件均将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列为工作任务,提出要加1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推进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整整理研究与出版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成立了“中医药古籍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中医药古籍保护、整理研究、编辑事出版以及古籍数字化、普及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的统筹,持续推进中医药古籍重大项目的规划与组织。

2010年,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公共卫生资金专项“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18年,项目后我果结集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正式出版,包含417种中医药古籍,内容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时间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听闻本丛书出出版,欣然为之作序,对本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20年12月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专项”。该项目承前启后,主要开展重要古医籍整理里出版、中医临床优势病种专题文献挖掘整理、中医药古籍保护修复与人才培训、中医药古籍标准化体系建设等4项工作。该没立“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和组织实施、制定技术规范、举办业务培训、提供学术指导导等,全国43家单位近千人参与项目。本专项沿用“中医药古籍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形成的管理模式与技术规范,对现见存中医药古籍书目进行梳理研究,结合中医古籍发展源流与学学术流变,特别是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的考察,最终选定40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的中医药古籍进行整理出版,内容容涉及伤寒、金匮、温病、诊法、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儿科、针灸推拿、医案医话、临证综合等门类。为体现国家中日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延续性,命名为《中国古医籍整理人丛书(续编)》。

当前,正值中医药事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古籍工作面临新形势,迎来新机遇。中医药古籍工作应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迫切需求,持续做好保护、整理、研究与利用,努力把古籍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挖掘出来、是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保护好、发掘好、利用好,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2024年3月6日 LSpujYsPOVbjqT4DC1OtMIFw0W6mfSFOU/1XeMfHQPC/ecNYIMzaXtG0leuwka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