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积极的人口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和增长形势依然严峻。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至2023年,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倒数第二。除生育意愿、生育成本等因素外,以生育力障碍为特征的生殖障碍性疾病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口现状和人口政策实施效果均提示,全社会须重视生殖健康。
中医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不育症等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色优势。我们注重追求发挥中医特色诊治相关疾病,努力提升治疗效果,聚焦男性生殖疾病的创新性探索研究,据《黄帝内经》“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痹而不仁,发为肉痿”等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凝练提出男性生殖疾病的“因痹致痿”病机及“通痹治痿”法;注重痹痿及关系研究,理清痹、痹证、痿及痿证文献混淆现象,强调痹痿属病机,痹为不通,痿是功能下降,痹证和痿证是病名;深化内伤致痹认识,阐述饮食失节、情志失宜等内伤因素亦可致痹。中医从脾胃论治勃起功能障碍、不育症等生殖障碍性病证具有特色优势和实践价值,结合《黄帝内经》“治痿者独取阳明”,以“因痹致痿”病机和“通痹治痿”法为指导,探索实践通脘痹治男性生殖障碍性疾病,取得较为理想疗效。
本书聚焦通脘痹治阳痿。第一章介绍阳痿因痹致痿新论,明晰痹、痿的概念,认为两者属病机概念,提出“因痹致痿”病机,结合中医体用关系,阐明阳痿“因痹致痿,体痹用痿”的病机认识。解析饮食失节、情志失宜等内伤因素致痹。依托叶天士治疗痹痿医案,阐述清通补、温通补、和(平)通补等通痹治痿三法。以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基本属性为分类整理框架,在“因痹致痿”病机及“通痹治痿”法指导下,梳理《神农本草经》所载“痹”“痿”中药。以“通痹治痿”三法为分类统筹,进行该病机治法的理论内涵阐释、相关医案药物的解析,推动构建“因痹致痿”病机与“通痹治痿”法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备。第二章介绍通脘痹治阳痿理论内涵研究,详细阐述脘痹学术背景,探讨脘痹与脘痞的内涵,以《黄帝内经》“治痿者独取阳明”为指导,结合“因痹致痿”病机与“通痹治痿”法,论述通脘痹治阳痿的理论内涵。分析与归纳叶天士辨治脘痹医案,总结叶天士辨治脘痹理法方药体系,丰富通脘痹治阳痿理法方药。第三章介绍通脘痹方、化湿通痹方、理肝调中汤及通痹补中汤4首通脘痹治阳痿方药,详细阐述立方依据、君臣佐使等,并附治疗成功案例佐以说明。
本书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274337)、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课题(CI2023C018YL,CI2021A02207)、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首发2022-2-4271)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青年规划项目(QN-2020-29)等资助,特向课题资助方表示感谢!刘寒飞、陈文康、邹和德、张鹤坤、张雅鹏、曹芮等研究生协助我们做了整理工作,向他们表示感谢!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持续聚焦“因痹致痿”病机及“通痹治痿”法研究,不断推进该病机治法的研究走向深入和延展,本书仅列出阶段性探索成果,是研究成果的初步凝练,鉴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2024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