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王永炎

王永炎(1938.9— ), 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院士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历任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六、七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第三、四、五届召集人;中国药典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第八、九届执委。

王永炎院士从医从教5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风病与脑病的研究,创立了较完整的中风病中医诊疗体系,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在新药研究方面主持研发了“痰热清注射液”“苁蓉益智胶囊”“脑栓通胶囊”等品种。王永炎教授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在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方面,主持了《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等标准化建设工作。王永炎院士首次明确了病络的定义,指出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和病机环节,是病证产生的根源,强调深入分析病络的发生机制,对寻求其共同的病机、制定治法方药、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王永炎院士主持了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为我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3q6bS+E61yTG7c+Gy3QwdHHTIvmANXJDxTPxEj1+omcecrBsCa348GJK+TDrISC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