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名医之路
——家传与名师

访谈者: 您是怎么走上中医之路的?

吕仁和: 我的外祖父是中医,我小时候得白喉,我的外祖父给我看了以后,用中药内服加外用就治好了。我对中医印象挺好,所以下定决心要学中医。后来有机会,我中学毕业以后就上了卫校。卫校有个老师会针灸,我就跟他学。我在卫校这一段时间,学了好多针灸知识。后来正好赶上中医学院成立,学校保送我考大学,我就选了中医学,就这样走上了中医道路。

访谈者: 在您一路成长为名中医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对您产生过重要影响?具体是什么影响?

吕仁和: 我妈妈学了很多针灸按摩的方法,我们家里如果有人生病,就找我妈妈看。我妈扎针、刮痧治好了很多人,这个事情对我影响挺大的。

我进了中医学院,就系统地学习中医了。影响我的老师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有三个人。一个是秦伯未老师,他对阴阳平衡理论特别看重,他强调在诊疗的过程中要寻求阴阳平衡。他强调一定要把《黄帝内经》学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个纲纪一定要记住。秦老也学了特别多唐诗,让我一定要记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还有施今墨施老,他跟秦老都是卫生部的顾问。施老的思路比较广阔,他提出两句话,一是继承古代的东西,要承古求用,继承古代的东西,能用就好;二是纳新求好,要学习今天的东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学好,不好的东西不要学。祝谌予老对我影响也很大,他要求我学《黄帝内经》,以《黄帝内经》为准绳。《黄帝内经》这本书写得好,讲的东西比较好,准确程度也比较高,一定要学。

我后来学习中医,把脾瘅、消渴、消瘅的概念跟糖尿病联系起来看。脾瘅涉及很多疾病,糖尿病也在脾瘅这一个阶段。“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很多人把“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念成了“数食甘美而多肥”,这是不对的,一定是“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施老说要承古求用,你如果念成“数食甘美而多肥”,那这就不能用了。为什么?这样的话“甘美”大家都不要吃了,是吧?“数食”可以,但是不能多。有学生跟我,我就问他,“数食甘美而少”后边应该是什么话?应该是“不肥”。那就是说“数食甘美”可以,如果不多的话,不一定“肥”。现在大家老念不准这句话,一定要知道“数食甘美而多”是关键。脾瘅的核心就是多,吃得多了,不就“肥”了吗?有些病人说我也不吃好的,但是我体重也下不来,这个原因就是吃得多,没有其他什么原因。如果把那个“而多”改成“而少”,后边就是不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吧?

“消渴”最早也是《素问·奇病论》这一段里提出来的,“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消渴是如何形成的,一个是痰多它溢出来了,是吃得多,肥了,“五气之溢也”;另一个是消渴的核心在于产生陈气。陈气解决的办法是“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这个“兰”是什么?有人说是兰草,有人说兰花,现在大家意见也不一致,先把它作为最好的治疗办法吧。

“消瘅”也是从《内经》来的,但是消渴病肾病“微型癥瘕”的形成是和肾脏病理有关的。消渴病日久,治不得法,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相积聚于肾脏络脉,先形成“微型癥瘕”,逐步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肾元按虚、损、劳、衰发展,逐渐导致五脏俱病。起始的“癥瘕”很微小,从分子水平起始,到细胞水平,直到肾小球结节性硬化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咱们主张不管西医还是中医,只要能解决问题,咱们就把它收集进来学习。将来你们学习的时候也不要有什么门户之见,不要管它中医、西医,只要是好的东西都变成我们的,那你就成了孙悟空。为什么叫孙悟空?孙悟空就是厉害,好的东西他都有。不是猪八戒,猪八戒不行,猪八戒只能扛着耙子跟在屁股后面走。那不行,一定要向孙悟空学习。我们中医也是,我一直觉得施老这个观点是对的,“纳新求好,承古求用”,好用就要,不好用不要。咱们中医应该是多手段的,所以除了中药,针灸、按摩、气功,这里面有很多好的东西,咱们不要放弃。比如说糖尿病神经病变,特别是自主神经病变,气功疗法很重要。气功对改善微循环、改善微血管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会起很重要的作用,将来你们有机会可以学习。 FJZ7bRduqzD+LYu6VZMHWEQZ5d7ynEjceEnhkIfx9m14NxvqaSGMpquMA0A4zz6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