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功能锻炼的分期

骨折的不同阶段其锻炼方式不同,一般为分早、中、晚3个时期。

(一)早期功能锻炼

1.此期为伤后2周内,初期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骨折断端复位后尚未愈合,容易发生移位;至术后2周末,创口基本愈合,多疼痛缓解,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

2.此期锻炼以患肢肌肉舒缩活动为主,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肌肉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即静力练习。上肢术后患者多进行握拳和手指活动;下肢术后患者多进行股四头肌静态收缩和足趾活动;脊柱或髋部术后患者要协助完成翻身及患肢的活动等。

3.进行健康肢体关节与肌肉的活动。

(二)中期功能锻炼

1.此期为伤后3~6周,此期骨折肢体的肿胀与疼痛明显缓解,骨痂逐步形成,骨折断端接近临床愈合。

2.此期锻炼以早期锻炼为基础,加大活动强度、活动量及活动时间,进行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①继续进行肌肉舒缩,逐步恢复患肢关节活动;②逐渐增大活动力量和范围,循序渐进,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3.此期时间较长,鼓励患者坚持锻炼,促进患肢的恢复。但应注意,关节活动不要过于剧烈和粗暴,还要限制一些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如上肢骨折术后,前臂不要左右摇摆,过度下垂,以免发生骨折移位或骨不连。

(三)晚期功能锻炼

1.此期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关节活动范围应逐渐恢复正常。

2.此期康复的目的是增强肌力,克服挛缩活动关节。

(1)肌力的锻炼:主要在抗阻力下进行锻炼,也可配合实际生活从最简单的上肢提重物、下肢踢沙袋等开始,到各种机械性物理治疗如划船、蹬车等,以及配有音乐的器械锻炼。

(2)关节活动练习:对不同的关节,练习活动的范围有所不同。髋关节以伸、屈为主,也要练习内收、外展、旋转;膝关节主要为伸屈活动,应先练伸直,以便能稳定站立;踝关节则以90°为度位为准,有足下垂者首先练到此位,再练背屈与跖屈。上肢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练习的重点是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以伸屈为重点;腕关节背屈为功能位,首先练习达到此位。前臂的旋转活动对各种生活、工作都是重要的,要采取多种锻炼方式来达到。锻炼要有针对性,如针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的膝关节屈曲障碍、股四头肌萎缩,应重点锻炼膝关节的活动。可进行持重锻炼,如上肢捏拿物品,下肢负重行走(先以双拐及健肢支撑身体,患肢足尖轻触地面,逐渐以脚掌着地进行负重活动)。

3.加强全身活动,配合理疗、针灸等促进肢体尽快恢复。 jDZUTcD8i4cwhmDnNDGEn6dXZfNjCW0zzffN9ciJeIQAEayM/Lu2zGBSjczk9p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