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微创术前护理

(一)手术前的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病史:了解疾病的性质,尤其对骨科疾病或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需详细询问病因、症状、治疗经过及病情的发展,询问受伤时间、地点,暴力的性质、方向、着力点等因素,评估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发生合并伤等。

(2)手术史:了解既往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名称、部位、时间、术后恢复情况。

(3)用药史及过敏史:询问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以及有无药物、食物、花粉、气体等过敏史。

(4)个人史:询问有无吸烟史及饮酒史。

2.身体状况

(1)年龄:青壮年对手术耐受力较好。婴幼儿及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易出现并发症。

(2)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伤口愈合;肥胖者易引起伤口感染及延迟愈合。

(3)体液、电解质平衡状况:评估患者有无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4)体温:评估有无发热或体温不升。

(5)重要器官功能评估: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状况。

3.心理 - 社会状况

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和恐惧,其发生原因多与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害怕手术后疼痛和发生术后并发症有关。故在术前应评估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压力源及其应对方式。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家庭及社会对患者的支持程度。

(二)术前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等,是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某些骨病及骨肿瘤要进行血沉、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本周蛋白的化验检查。血液类风湿因子及抗“O”检查对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2.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骨科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了解有无骨折、脱位及损伤的部位、性状及程度;通过观察局部骨组织在X线片上的表现如破坏、增生及骨膜反应等,可以为骨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手术前还应常规进行肺部X线检查,以观察肺的健康状况,评估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3.CT、MRI检查 CT及MRI可获得人体组织的三维结构,图像清晰。这两种检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检查。

4.心电图检查 术前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及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以确保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安全。

5.其他 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双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检查。

(三)术前常规准备

1.协助医生及帮助患者完成术前各种检查;检查前需要做碘过敏试验的要提前做好试验;需要禁食、水的检查项目,要提前告知患者。

2.对于术前需要进行自体、异体血备血的患者,协助血库做好术前患者血液的采集和留存。

3.根据医嘱进行交叉配血和药物过敏试验。

4.患者手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2小时,防止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或意外。

5.术前一晚为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根据情况可给予镇静剂保证患者的休息。

6.术日晨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停止手术。女性患者月经期间不能手术。

7.遵照医嘱准时给予术前药物。

8.全身麻醉患者术前应给予清洁灌肠,防止术中因麻醉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排出,污染术区。

(四)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 与对手术不了解、担心预后不佳、害怕术后并发症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消耗性疾病、禁食或进食不足有关。

3.体液不足 与失水过多、摄入过少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手术前后的配合知识。

(五)护理措施

1.补充营养,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 手术前需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使之能承受手术创伤带来的损害。因此,应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患者若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应少量多次输血或清蛋白、血浆等血制品,使患者身体处于正氮平衡、体重增加的状态。若有体液、电解质平衡紊乱,手术前应予以纠正,方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2.皮肤准备 术前备皮的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伤口感染概率。

(1)备皮范围

①颈部手术(前路):上至颌下缘,下至乳头水平线,左右过腋中线。

②颈部手术(后路):理发,头肩后至肩胛下缘,左右过腋中线。

③胸椎手术(后路):第7颈椎至第12肋缘,左右过腋中线。

④胸椎手术(侧后方):上至锁骨及肩上,下至肋缘下,前后胸都超过正中线20cm。

⑤腰椎手术(前路):乳头下方至大腿上1/3,左右过腋中线,包括剃阴毛。

⑥腰椎手术(后路):肩胛下角至臀沟,左右过腋中线。

⑦上肢前臂手术:上臂下1/3至手部,剪指甲,如果是臂丛麻醉则包括剃去腋毛。

⑧上肢手术:肩关节至前臂中段,如果是臂丛麻醉则包括剃去腋毛。

⑨手指手术:肘关节至手指,剪指甲,如果是臂丛麻醉则包括剃去腋毛。

⑩下肢髋部手术:肋缘至膝关节,前后过正中线,剃阴毛。

⑪膝部手术:患侧腹股沟至踝关节。

⑫小腿手术:大腿中段至足部。

⑬足部手术:膝关节至足趾。

(2)备皮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手术备皮在手术前一日进行。关节置换患者备皮在手术当日晨进行,备皮后用碘酒、酒精消毒手术部位,并进行消毒包扎。

②备皮前了解手术的部位、切口位置、患者的基本情况。

③备皮时尽量减少对患者躯体的暴露,最好在换药室进行备皮,如患者行动不便在床边进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④有牵引和石膏的患者,在清洁皮肤后进行备皮,然后重新包石膏或维持牵引。

⑤有伤口的患者备皮后给予重新换药,并包扎伤口。

⑥备皮后嘱患者沐浴,更换衣服。

⑦备皮时不能将患者皮肤划伤,否则容易导致患者术后伤口感染。

3.手术前指导

(1)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躯干或下肢手术后,患者往往不能下床活动,并且因手术和麻醉的影响,易发生尿潴留和便秘。因此,患者手术前3日应练习床上排尿排便的动作。

(2)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深呼吸有助于肺泡扩张、促进气体交换、预防肺部并发症。因此,要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呼吸、咳痰方法,并指导患者手术前需戒烟2周以上。

(3)指导患者翻身及床上活动:功能锻炼可促进肿胀消退,防止关节粘连及肌肉萎缩,对手术后功能的恢复大有帮助,因此应使患者预先熟悉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如踝泵运动、直抬腿练习、腰背肌练习等,有利于手术后早日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手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其学会向两侧翻身、双手支撑床面抬臀等方法。

4.应用抗生素 预防手术后感染对于骨科手术来说,极为重要。如果伤口感染,所植入的内固定物将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予以取出将影响固定,不予取出则感染延续不止,难以治愈。因此,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或预计手术时间长、损伤大的手术,可在术前0.5~1小时应用适量的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5.胃肠道准备 除局麻外,手术前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

6.其他准备

(1)备血与输血:较大手术及不宜应用止血带部位的手术,出血较多,手术前应做好血型检验、交叉配备试验等输血准备。如患者贫血或血容量不足,术前应给予输血,以改善全身状况。

(2)保证充足的睡眠:手术前晚酌情给予镇静催眠药。

(3)合并特殊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肾病等,应遵照医嘱做好疾病的治疗及控制等特殊准备工作。

7.手术日晨护理

(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如有体温升高,及时汇报给医生。

(2)检查手术前准备是否完成,如皮肤准备、禁食禁水、更换清洁衣裤。嘱患者取下首饰、义齿、眼镜、发夹、手表等。

(3)遵照医嘱进行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4)手术前30分钟遵照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5)准备术中用物,如特殊药物、X线片、CT片或MRI片、绷带、石膏、支架等,送患者至手术室。

(6)根据手术大小及麻醉方式准备麻醉床及用物,包括输液架、吸引器、氧疗装置、引流袋或负压引流器、各种监护设备等。截肢手术床边应备止血带,气性坏疽手术准备隔离病房及用物。

(六)术前健康教育

微创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护士在术前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心理准备和生理准备;正确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和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以期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前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1.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治疗的目的,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预防处理措施,协助患者完成各种检查。

2.督促患者开始练习在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尿潴留。

3.进行手术中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例如对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目的是使颈部组织在手术中的适应性增强,使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吞咽变化程度减少,从而降低手术的风险。让患者了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和方法,吸烟的患者应在术前2周戒烟,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4.督促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更换病号服、剪指(趾)甲等。 3YzoA37kn0sPw/UetkBCnrGBY1InkWdw5uEsMNxUqcQNBawIX+f+LgA71qK2zF6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