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微创骨科护理的特色与优势

(一)微创骨科护理的特色

传统骨科手术,患者卧床时间至少6~8周,长时间卧床易出现各种问题,尤其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弱,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工作繁重。而微创骨科技术以专业的医疗设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小、失血量少,而且手术精确性高,手术后患者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如关节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术后24小时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微创护理的观察及专科技术重点较之前传统护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短时间内使患者掌握疾病健康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依从,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术后患者腰腿部疼痛立即缓解,伤口又非常小,患者很容易认为自己的疾病已经痊愈,部分患者出院后立即恢复正常生活与劳动。术后不恰当的活动及运动,以及不适宜的腰部功能锻炼等,都可能导致继发腰椎不稳或导致疾病复发,因此功能康复以及出院后康复护理均需要有最前沿的专科护理做支撑。

可以建立“医生—护士—康复师”一体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医生确定康复锻炼时间,康复师指导个性化的锻炼方法,护士跟进、督促患者落实每日康复。详细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使患者充分了解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惫、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愈合进度、锻炼后的反应效果等,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因此在微创技术治疗期间,需辅以专业护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

(二)微创骨科护理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命和健康也有明显的趋高性,这为微创骨科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应用,从而使骨科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理对象的转变,患者需求的增高,对我们骨科护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精密的内固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石膏外固定,同时患者可以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但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大大方便了护理工作的完成。

1.简化临床护理工作程序

(1)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采用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石膏器材的护理与观察。如今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

(2)皮肤准备:术前一般不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少,大量的实践已经表明了,过早地或者过多地刮除体毛,更容易造成感染,从而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现在术前皮肤准备应改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需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

2.减少并发症 降低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由于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固定更牢靠等优点,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进行康复锻炼,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例如压疮的发生、各种感染、便秘等。因此术前及术后的康复锻炼又成了重点,尤其要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作为护理侧重点。术后的康复锻炼主要是活动患者的关节和四肢,避免长时间患病带来的局部肌肉萎缩,降低术后的后遗症风险。如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第二天即可让患者进行锻炼,对患者早期恢复关节的稳定,减少打“软腿”现象,恢复移植肌腱的正常张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8b6mn/h7Y48DSh1Y5sscfMUpQu41J5FgcMG7U3/mByIxrfNFg/pNHfAgsdsP1i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