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攻疾病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确定了“调肝扶脾”辨病特色治法,临床优势逐渐显现。2017年,我开始分层辨析而广泛关注紫癜类疾病,如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紫癜(单纯性、过敏性、老年性、色素性等)、凝血障碍性紫癜、蛋白沉积性紫癜等。此类疾病以门诊治疗为主,西医激素治疗易产生依赖性,且不良反应明显(免疫力降低,继发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股骨头坏死),抗过敏药物疗效短暂,营养血管等方法效果不确切,患者常常寻求中医药治疗。
我的学生吴建伟于2018年担任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并接任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邀请我担任外聘教授,为传承我的特色经验,建立了“中医紫癜工作室”。由于我负责梁冰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于是有机会对接两个工作室,在辨治ITP基础上,逐渐拓展到更常见的过敏性紫癜,以及人们逐渐关注的色素性紫癜、老年性紫癜等。我依照各类紫癜病证的特点,逐步探索并形成了特色治法:基于“调肝扶脾”辨治紫癜基本治法,分别辨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血”为主,过敏性紫癜治“风”为主,老年性紫癜治“虚”为主,色素性紫癜治“瘀”为主,等等。
在吴建伟领衔的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年度学术会议上,我建言献策并策划参与,于2020年帮助搭建了“岭南紫癜论坛”,借此与诸多省、市的中西医专家研讨紫癜类病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分享减撤激素、增效减毒、防止复发等经验,论坛连续举办了三届,学界影响颇佳。2022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换届选举时,吴建伟被选举为下一届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其主持的“岭南紫癜论坛”也成为全国中医血液界知名论坛之一,获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