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医香疗与宗教

香刺激人的嗅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焚香会产生云雾缭绕、犹如置身仙境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宗教气氛。古往今来,香在道教和佛教中被广泛运用,香所具有的辟邪疗疾、修性养生等多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中医香疗与道教

在道教炼养术中,香被称为药,是修行的必要辅助品。道教认为天然香料吸收了天地之精华与自然之灵气,清净至要。道教所用香大概有十种,分别是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返魂香、天香、降真香、百和香、信灵香,各种香均有不同的寓意,道教对不同场合使用的香都有明确规定。

在道教修炼方法中,香汤沐浴是重要方法之一。道教专门定了“沐浴吉日”,告诫信众们按照黄道吉日去沐浴香汤,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道教沐浴的香汤,通常以五种香料调配而成,俗称“五香”,是从兰草、白檀、白芷、桃皮、柏叶、沉香、鸡舌香、零陵香、青木香等多种香料中选取五种进行调配,形成五香汤,以期达到洗涤身垢、外以净身、内以净心、预防疾病的目的。

道教持香修道重在启发心智,具有一定的精神寓意,指引人的心灵达到超自然的境界,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解脱,获得“心”香。道教称香有太真天香八种: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这八种香不是普通的香料,而是人的“心”香。宁全真在《上清灵宝》言:“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神,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以火焚香者,诚发于心也。”

(二)中医香疗与佛教

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用香。佛教的香料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涉及所有的常用芳香植物。早期的佛教经书中记载了许多品种,如檀香、沉香、龙脑香、乳香、安息香、牛黄、郁金、丁香、桂皮、鸡舌香、白芷、苏合香、甘松、茅根、藿香、婆律香、苇香、香附子等。与道教不同,佛教非常推崇檀香,认为其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给人带来快乐。佛家还用檀香油配制香条,檀香油同时可作药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由于佛教所用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菖蒲、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佛家的香很早就用于治病。佛教用于治病的香料,称为“香药”。佛教香药不仅有熏烧香药以除污去秽、预防瘟疫,还有口服香药,或做成香膏凃在身上,或做成香水在浸泡洗浴时用,还有专门的药方对治特殊的病症。《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身涂诸香,所谓旃檀、郁金也。”旃檀,即檀香,说明佛家弟子很早就用檀香、郁金制成涂香抹于身上,既能净身去味,又能消炎杀菌,防治皮肤病。另外,佛教中的浴佛节的重要仪式就是以香汤沐浴。《浴佛功德经》中提到以牛头旃檀、自檀、紫檀、沉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香、藿香等香料制作浴佛水,也称“香汤”。香汤沐浴除了有除身心污垢之意,还有保健防病的作用。

佛教认为,香不但能治疗疾病,而且能影响人的情绪,开启人的智慧,使人精进修行,领悟佛法。经书记载,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佛教把香引为修持的法门,借香来讲述修心之法与佛理。佛教中有香严童子之名——“由悟香尘,严净心地,得童贞行,故曰香严童子”。菩萨在楞严法会上讲道,修持者若能专心忆念佛性,则能受到加持与接引——“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所以说,佛教中的香不仅有净化空气、祛除污秽、治疗疾病等功效,而且可以庄严道场,超脱世俗,浸润修行者的心,使人清心定意。佛法把香的境界从世间的用香升华到见香成佛的无量境界。 r7b2ApmXtSO+PfuvfuZwg7BIDb/pZcMzlbLF19ByEb3ZpJZfGfEIVUz8A7Tb6p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