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统辖西域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唐朝军队平高昌。次月,以高昌地为西州,设安西都护府,治西州交河城。二十二年(648年)闰十二月,取龟兹,移安西都护府至龟兹国城,统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又于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置瑶池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贺鲁部叛乱,唐弃四镇,都护府内移于西州。显庆二年(657年),平贺鲁,分其地为羁縻濛池、昆陵两都护府。次年(658年),复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统领天山南北西突厥部落及其附属国诸羁縻府州。龙朔元年(661年),招抚吐火罗等国。辖境东起金山(今阿尔泰山),西抵西海(今里海),包括葱岭东西,东接西州,西至药杀水(今锡尔河)、乌浒水(今阿姆河)流域诸国的广大地区。后曾几次移徙,武周长寿元年(692年)复四镇,还治龟兹。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陷北庭都护府。不久,又攻陷安西都护府。此机构在唐朝统治西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突出贡献。
(推荐阅读 石墨林:《唐安西都护府史事编年》,新疆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