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布达拉山上,传说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所建的宫殿,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等文物,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据史书记载:7世纪30年代,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为王宫。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蕃,并遣使周边各国或与邻国建成姻亲关系或订立盟约,加强吐蕃与周边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吐蕃社会的繁荣,成为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9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解体,布达拉宫遭到衰落。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的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中心。从顺治二年(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建布达拉宫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重建和增扩工程才全部完成。布达拉宫的修建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西藏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更是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推荐阅读 傅崇兰主编:《拉萨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马新明主编:《拉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