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博士学位制度属于后发外生型学位制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按照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局的分类,英国博士学位一共分为五大类:哲学博士学位,新制博士学位,论著博士学位,专业博士学位,实务型博士学位。其中,哲学博士学位和新制博士学位属于学科专家型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诞生于中世纪欧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与现代博士学位不同,中世纪博士学位类似于一种教学许可,是学者加入教师行会的资格证明。中世纪博士学位通常只授予神学或法学学者。
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制度起源于19世纪。1810年,德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原创性科学研究,建立世界第一所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并设立博士学位。该博士学位制度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须参加特定领域专题研讨、提交一篇获得同行认可的论文、通过公开口试答辩等。
19世纪的英国高等教育界固守传统,并未接纳现代博士学位制度。然而,1918年,牛津大学突破重重阻力,设立英国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英国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标准高、要求严,论文还须作出得到著名学者认可的原创性贡献。1993年,英国出台《激发我们的潜能》(Realising our Potential),强调哲学博士卓越科研能力的培养。
英国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是世界公认的“通用学术护照”。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超过欧洲大陆诸多国家的博士生数量,英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持续上升。
新制博士学位是以哲学博士为基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新制博士学位的专业设置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体系,提供多样性的技能培养。受德国洪堡大学理念影响,英国哲学博士学位旨在发展学术,培养学术研究人员,为培养大学师资而设立。20世纪90年代,受美国博士学位设置影响,为弥补哲学博士的不足,英国设置新制博士学位。新制博士学位既保留了哲学博士学位的基础理论研究,又引入了专业博士学位的应用技能,避免哲学博士和专业博士的单一性。新制博士学位获得者可从事科学研究、大学教学、工商管理、政府和公共服务等。新制博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包括:通过跨学科研究拓宽知识视野;培养授课技能和演讲交流技能;构建团队工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信息传播技能,培养资深信息技术专家;培养“筹款”技能、工商管理技能,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技能;熟悉企业、高级技术公司的构成,掌握通用和精密仪器操作技术。新制博士入学条件与哲学博士入学条件相同,且新制博士开设的课程对所有英国学生开放。
其次,新制博士学位重视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新制博士学位可在4年内完成,即“四年制哲学博士”。对独立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海外学生而言,完成学位时间越长,其付出成本越高;完成学位时间越不确定,其承担的风险越大。由于新制博士学位可在4年内完成,故吸引了更多海外学生,提高了英国博士学位国际竞争力。新制博士学位的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其余三年的教学活动逐年递减。新制博士学位教学内容包括研究方法教学、各类技能培养与训练。以布鲁内尔大学新制博士培养方案为例,在第一学年,学生学习通用和相关学科研究方法教学模块,进入本学科领域,并着手初期的论文撰写,教学内容为设计写作教学模块,帮助学生为设计论文大纲做准备;在第二学年,学生提交学术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教学内容为交流技能教学模块,如演讲、写作、计算机等,为确保学生熟识外界知识背景,学校为学生设计全球语境教学模块,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在第三学年,教学进入同行评审教学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撰写批判性反思论文的方法,教学内容为研究传播和财经教学模块,激励学生出版、发表论文,帮助学生规划职业,以及熟知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事宜;第四学年,学生提交博士学位论文并答辩。新制博士学位的师生指导关系如下:每位新制博士生拥有两位导师,一位是责任导师,负责监督学生履行教学计划、开展个人研究以及协调指导,为学生提供学术和生活帮助,对学生学术研究负有首要责任;另一位是第二导师,负责学生学术研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专门知识。两位导师定期单独或同时与学生会面,学生每周或每两周向导师汇报学术研究进展,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新制博士学位制定了监督评估机制。第一,新制博士学位的监督评估机制更加明晰化。以森德兰大学为例,新生在入学4个月内,需在指导小组监督下完成一份详细研究计划;经“大学研究委员会”审定后,学生接受年度检查;在审查中,学生除提交一份年度进展报告外,还需进行20分钟的口头陈述与答辩。第二,英国各个大学之间的新制博士生评估标准各有不同。2002年,英国研究生教育协会建议,新制博士生培养单位应根据教学工作量,将博士生修习学分定于120—270分。例如,赫尔大学规定新制博士生应修习(工程)200学分,利兹大学规定新制博士生应修习(商业经济管理)180学分,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规定新制博士生应修习(保健科学)220学分。第三,新制博士学位的监督评估机制还包括论文答辩。新制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由一位校外专家评定,经考试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新制博士生进入论文研究阶段。新制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与本校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致。例如,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规定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最多不超过8万字,新制博士(保健科学)学位论文最多不超过8万字;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规定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最多不超过10万字,新制博士学位论文最多不超过10万字。新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专家组由两位成员构成,一位是国际主考,另一位是校外主考。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研究生教育理事会调查显示,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有52家高等教育机构培养论著博士生,1993—1995年,有72位来自不同学科的论著博士候选人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英国51%的高等教育机构开设论著博士项目,2004年增至80%。
论著博士学位主要特点包括:其一,论著博士学位授予以论著为依据。出版物是评价博士生学术成果的标准,而论著博士生尤其强调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准,发表高质量论著是论著博士生获得学位的唯一途径。论著包括一系列经过同行评价的学术论文、著作和其他作品,或已出版的论著、拟定出版的论著、展览或表演作品等。其二,论著博士学位候选人无需正式注册。论著博士候选人可依据自身意愿,自由选择是否注册。其三,论著博士学位攻读时间短于哲学博士学位攻读时间。此外,英国部分大学的论著博士学位,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学科,要求博士候选人提供已发表的研究性论文,并呈现原创性知识贡献。
1921年,哈佛大学授予了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直到1992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才授予第一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同年,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威尔士大学开设工程博士学位。由此,英国大学各学科的专业博士学位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1998年,英国有109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21世纪以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英国有153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2005年,英国有192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2017 年,“寻找专业博士”(Find a Professional Doctor)网站共列出了226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目前,专业博士已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博士学位类型之一,其特点包括:一是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不同职业领域的高级研究者;二是培养过程中引入课程学习,即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三是就业前景乐观,即专业博士实践能力强,社会需求大,就业范围广。
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设实务型博士学位。实务型博士学位设置主要集中在设计、创作和表演领域。1996年,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the 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UKCGE)调查了116所大学成员单位;1997年,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分析了实务型博士的多样性,并在《艺术和设计创造表演领域的实务型博士》报告中指出,实务型博士学位设置涉及建筑艺术、创作、设计、音乐、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等领域。实务型博士学位的专业设置,强调艺术创作的视听性和直观性。例如,表演艺术可细分为舞蹈表演、戏剧表演和音乐表演,视觉艺术可细分为彩绘、素描、数字媒体、摄影和雕刻等。
实务型博士候选人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应已掌握一系列实践方法和技巧。实务型博士候选人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创作与写作,导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能仅将精力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而忽视创新性实践。实务型博士候选人在申请学位时,应提交独立完成的原创性成果,证明自身已掌握该领域批判性的知识研究方法。以艺术、设计、创造、表演类实务型博士为例,该类博士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在通过注册的研究项目中进行;第二,最终成果必须保留创造性;第三,创造性作品必须植根于相关理论、历史、批判或视觉背景;第四,撰写一篇论文;第五,论文字数应控制在三到四万字以内,音乐作曲除外(三千到五千字);第六,论文具有独立性和原创性的知识贡献;第七,论文能够证明作者对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第八,通过答辩。实务型博士学位授予的考核组普遍由两名以上评审专家组成,其中至少一位评审专家是校外人员,且评审专家应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实务型博士候选人应在考核前将相关材料呈送给评审专家,相关材料包括照片、图纸或其他证明等。实务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组由两位专家组成,一位是与实务型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学术人员,另一位是非学术人员,但应活跃于实践领域且具有相当于大学教授的水平。答辩时,实务型博士候选人需提供创造性作品。实务型博士学位授予结果包括五类,分别为通过、暂缓通过、重修后通过、低一级授予和不通过。
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指出,实务型博士应“能够创造一个原初性作品,并且作品本身能够证明原创度、熟识度和贡献度”,“原创”强调艺术创新,即通过呈现特定认知进行内容创新。然而,英国学界部分学者质疑实务型博士作品的原创度及其与传统博士学位论文原创的等值性,质疑实务型博士学位设立的合法性。对此,安娜·佩克斯指出,马塞尔·杜尚的《喷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尼金斯基的《牧神午后》等,便可直观体现实务型博士学位的学术含金量。此外,实务型博士学位还具有实践特质。英国实务型博士以实践为导向,关注实践本质,并引出对该实践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新知识。研究重点是推进知识实践,或在实践中推进知识。实务型博士通过创作作品,证明自身研究的原创性和对知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