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古希腊神话里许多引人入胜的传说都与这两个文明有关。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怎样的?文明与神话有哪些关系?让我们走进克里特岛,探寻古希腊文明的起源。
相传,希腊众神之王宙斯出生在克里特岛。后来,他被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的美貌吸引,化身为一头美丽的白牛,前往欧罗巴的家乡腓尼基。欧罗巴原本和好朋友们在草地上嬉戏,突然看到一头自己从未见过的俊美白牛正在埋首吃草,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过去抚摸白牛。这头白牛温顺地躺倒在欧罗巴的脚旁,仿佛在示意她骑上自己的后背。欧罗巴刚一跨上牛背,白牛便立刻起身,迅速朝前奔跑,把欧罗巴的小伙伴们都甩在了身后。这头牛越跑越快,最后飞了起来,它载着欧罗巴跨越大洋,来到了克里特岛。在这个小岛上,宙斯现出了原形,用尽方法向欧罗巴展示自己的魅力。公主最终被宙斯征服,爱上了这个把她拐到岛上的男人,并且和他生下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名叫米诺斯。
米诺斯长大后,同另外两个兄弟争夺王位,最终取得了胜利。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描述,米诺斯为了巩固王位,以证明自己的统治符合神明的旨意,便向海神波塞冬祈求神迹。波塞冬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海中升起一头白色的公牛,同时引导米诺斯找到了这头神牛,并要求米诺斯将神牛献祭给他。但是米诺斯动起了私心,擅自将这头稀有的白牛藏了起来。波塞冬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于是做法令米诺斯的妻子爱上了这头白牛,甚至和它生下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名叫米诺陶洛斯。米诺陶洛斯喜吃人肉,在克里特岛各地为非作歹。国王米诺斯毫无办法,只能想办法把他关了起来。
恰好在这一时期,雅典著名建筑师代达罗斯因嫉妒杀死了同为建筑师的侄子,逃难至克里特岛,寻求米诺斯的庇护。于是,米诺斯下令让他修建一座能够关押怪物米诺陶洛斯的迷宫,让怪物逃不出来。为了保命,代达罗斯按照国王的要求,修建了米诺斯迷宫,又被称为“米诺斯王宫”。
后来,米诺斯的爱子安得洛勾斯在雅典意外死亡。米诺斯被丧子之痛冲昏了头脑,出兵征服雅典,并且命令雅典必须每隔9年向米诺斯进贡7对童男童女,供米诺陶洛斯食用。26年后,米诺斯派人到雅典催索第三批贡品。雅典王子忒修斯挺身而出,决定到克里特岛除掉怪物,为雅典根除祸害。临走之前,他和父亲爱琴达成约定,如果平安归来,就会在船上扬起白帆。这位英雄到达克里特岛后,美丽的克里特岛公主阿里阿德涅与他一见钟情,送给他一柄魔剑和一个线团。就这样,忒修斯把线头系在迷宫入口处,手提魔剑,一路放线团进入迷宫深处,杀死了米诺陶洛斯。然后,他又循线团走出迷宫,找到阿里阿德涅,与她双双逃离了克里特岛。
由于神告诉忒修斯,阿里阿德涅命中注定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妻子,忒修斯只能忍痛割爱,留下阿里阿德涅,独自返回雅典。返航途中,这位英雄沉浸在情伤之中,忘记了与父亲的约定,没有挂上白帆。爱琴远远地看到忒修斯的船上没有挂白帆,误以为儿子已经丧命怪物之口,于是绝望中跳海身亡。他葬身的这片海域因此得名爱琴海。
往事钩沉
米诺斯迷宫真的存在
1887年,德国考古商人海因里希·谢里曼仔细考察了克里特岛上每一块露出地面的陶片和石块,认为米诺斯迷宫的遗址就在距克里特岛北岸约4千米的克诺索斯。令人惋惜的是,为了发掘迷宫,谢里曼必须砍掉1612棵橄榄树,但他始终无法与土地所有者谈拢价钱,最后只能抱着莫大的遗憾与世长辞。
英国考古学者阿瑟·埃文斯接手了谢里曼的事业,将目标锁定在克里特岛的一座坐落在高山与绿水之间的小山上。经过对浮土的清理,2.33万平方米的米诺斯王宫重现于世人眼前。这座王宫与传说中的迷宫相吻合,其遗址规模宏大,位于伊拉克利翁南面。王宫依山而建,曲折起伏,中央是一个长方形庭院,长51.8米,宽27.4米。庭院的周围有1500多间宫室,坡度较高的西宫为两层楼房,地势较低的东宫则为四层楼房。庭院北面有露天剧场,西侧是长长的仓库,在王宫的东南面有阶梯直通山下。王宫的宫室和长廊、门厅等建筑相连,曲巷暗堂,忽分忽和;千门百廊,前堵后通。整座王宫错综复杂,一旦进去,很难出来,是一座真正的迷宫。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就是公民集体开会讨论城邦事务的机构,叫作公民大会。大会的会场最初设在雅典的阿哥拉(古希腊语的音译,意思是“集市”),之后迁移至雅典卫城西边的普尼克斯山冈上,有时也设在狄奥尼索斯剧场或比雷埃夫斯港。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只有成年的男性公民才有权参加。大会期间,参会者有权提出任何建议,并且可以共同讨论城邦的内政外交,甚至当众批评任何公职人员。大会召开时,每个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提案,以供全体参会者表决,表决方式是举手或投小石头,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的荷马时代,当时被称为人民大会,由王或议事会召集,全体成年男子(战时为全体战士)均可参会,在会上讨论、决定部落各项重大议题,通常以举手或喊声方式进行表决。各个城邦建立后,希腊多数城邦设立此类大会,其中雅典的人民大会被称为公民大会,参会者为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由500人会议中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召集,每年分为10期,每期召开1次(后增为4次),负责讨论、解决城邦重大事项,如战争与媾和、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时,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天两个奥波尔(古希腊货币单位,两个奥波尔约等于一个雅典公民一天的饭钱)。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各抒己见的场合,讨论的内容都是关系城邦命运的重大事务。雅典公民注重讨论和交流,除公民大会外,体育场、市场等各个地方都是他们讨论的场所。在希腊,随处可见半圆形剧场,参会者围坐在半圆形的观众席上,演说者站在半圆剧场的圆心位置发表演说。演说结束后,全体参会者便会进行热烈的讨论,最后投票表决。
趣闻联播
民主制度真的完美无缺吗?
在雅典,人们为了防范强权人物破坏民主制度,发明了“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公民如果觉得城邦内有人可能会对民主制度产生威胁,甚至可能成为潜在的僭主,就可以把这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或贝壳上,然后进行投票。一旦一个人的得票超过了6000,此人就要被放逐国外长达十年。
“陶片放逐法”的初衷是防止专制出现,结果却事与愿违。由于部分公民不了解城邦事务,对传言与事实缺少分辨能力,在投票时往往人云亦云,只会写上自己听说最多的人名,这样一来,对雅典贡献最大、名声如雷贯耳的大人物往往得票最多,最终成了被放逐的对象。雅典著名政治家阿里斯德岱斯就深受其害。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阿里斯德岱斯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叫住了。这个陌生男人告诉阿里斯德岱斯,自己要参与陶片放逐法的投票,但是不会写字,能不能请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一个名字。“那你要写谁呢?”阿里斯德岱斯问道。“能帮我写上阿里斯德岱斯的名字吗?”阿里斯德岱斯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写这个名字呢?”这个男人回答说:“不为什么,我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听人说他是个大人物,是正义之士,我只是听烦了。”于是,阿里斯德岱斯帮助他写好了陶片。也正是在这一年,阿里斯德岱斯被放逐了。事实上,对于雅典人来说,阿里斯德岱斯是一位英雄,曾领导雅典人赢得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击败了强敌波斯大军。但是,雅典公民依然放逐了他。有意思的是,3年之后,波斯国王薛西斯率大军杀来,雅典人赶紧又把阿里斯德岱斯请了回来。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内在的力量,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希腊古典时代的三大雕塑家是菲狄亚斯、米隆和波利克里托斯。
古典时代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亚斯。他是欧洲古典雕刻艺术高峰的代表,与伯里克利的交情很深。在重建雅典卫城时,他被委任为负责艺术装饰的总设计师。他创作了卫城内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他的作品塑造了典雅、静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他为帕特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达12米,为帕特农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所创作的高浮雕被当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标本,其中《命运三女神》中的女神姿势优美,衣纹生动,既衬托出女神丰腴的体形,又具有流动柔美的运动感。
米隆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他在雕塑中所体现出来的完美的艺术技巧,是许多后世的雕塑家们所望尘莫及的。他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传说中的神、英雄和运动家、动物等,但原作都已遗失,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罗马时期的复制品。据说米隆本人曾受过良好的体育训练,力大无穷,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对体育有着真切的感受,这为他创作优秀的体育类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体验。他的代表作品有《掷铁饼者》与《雅典娜和玛息阿》等。
波利克里托斯的代表作为《荷矛者》(即《执矛者》)、《受伤的亚马孙人》、《运动者》。《执矛者》表现的是一名体格健壮的运动员形象,《受伤的亚马孙人》则展现了亚马孙神话传说中受伤女战士沉着坚韧的形象。其作品造型优美,均将重心落于足部,加强了作品的稳定感。但遗憾的是,以上青铜原作均已失传,仅存罗马时代的大理石仿制品。波利克里托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人体结构的深入探索,他认为最理想人体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并以此为原则创作了许多作品。他还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他的作品中人体结构和动作的处理非常准确,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尽管与菲狄亚斯相比,波利克里托斯的作品缺乏高贵、肃穆和内在之美,但他对人体比例和构图均衡方面的探索,对希腊雕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希腊化时代,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雕像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它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是古希腊艺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体现着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胜利女神像》也是希腊化时代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但作者已无从考证。该雕塑又名《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现保存在法国国家艺术宝库—卢浮宫中,是“卢浮宫三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