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是对传统信息化技术的延伸与拓展,是“一种或一组信息化技术”,聚焦于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采集(保真)、存储、管理、传输、分析(清理、处理)及共享(读取、保密),促成数据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发挥、使得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分析对数字化技术的需求形成了一个闭环:各个环节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的;不是串联关系,而是互为连接。厘清数字化核心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为什么用、如何用的必要前提。
数字经济的运行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从信息化时代发展至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当前的物联网。事实上,互联网依然可以作为信息网络形成的技术描述,只是物联网的用法更加形象,即网络连接的不仅是人与人,而且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将网络连接主体的内容具体化,如机器、卫星和汽车等,就出现了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车联网等概念,这些均在物联网的范畴之内。
万物互联对于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的意义,来自物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必所有的智能化物体都接入了物联网,但是已经接入物联网的物体都具有智能化属性。通常对智能化物体的理解,是其能够自主、自动完成原来由人类承担的劳动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①高重复性的劳动,如银行的自动存取款机器(ATM);②极耗体力的劳动,如仓库的搬运机器人;③危险程度高的劳动,如矿井下的无人驾驶自动运输机车;④对人类思考能力的高度拓展,如战胜人类世界围棋冠军的机器人AlphaGo。
智能化物体在信息化时代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得以凸显,除了其应用领域更广、应用水平更成熟,更是源于其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智能化物体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成为“劳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既包括其自身运行状态的信息,也有周边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有针对性的处理,才能够转化为有价值的数据。智能化物体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实现了生产生活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参与信息网络,成为采集、处理、分析、应用数据的主体,是万物互联数字化时代相比信息化时代的进阶之处。
物联网技术使得物体能够接入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物体智能化属性,使物体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与行动。这两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都与信息传输技术的高度发展相关,在信息通信越顺畅的情况下,其应用效果就越好。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例,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布局的越发完善,高速率、低延时和广覆盖的信息通信状况得以实现,智能化物体在“行动”的时候才能更流畅而不卡壳。智能化物体对短距离内信息的采集,依靠的是蓝牙、Wi-Fi和ZigBee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域网和局域网等信息传输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保障其他数字化技术顺畅运行的基础。
搭建信息网络的直接目标就是传输信息、利用信息,并以数据的形式呈现,有价值的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物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均有利于该目标的实现,表现在增加了信息来源、提升了信息传输速率、提高了信息分析水平等,实现了海量信息的收集、清理和分析,将繁杂的信息转换为有价值的数据,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决策依据,这就是大数据技术。
在数据发挥核心作用的情景下,保障和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尤为重要,这应该作为一个必要前提。人依然是信息网络中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因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伪信息依然有存在的可能,而且无法完全避免失误等非主观意愿导致的信息失真。尽管如此,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约束人的信息造假行为,最大限度地增强信息的真实性。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架构完成的数据生成、存储、传输、读取等,具有可追溯、不可无痕删除/修改等特点,实现了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留痕。因此,区块链无法判定初始信息的真假,但若是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被发现是伪造的,则可以追溯到该信息的提供方,这是区块链约束信息造假行为的逻辑。
以上内容均反映了数字化技术在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运行中的支撑性作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网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几项核心技术。显然,数字化技术所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这几项技术;其中,部分数字化技术可以称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强调其在信息网络搭建过程中的基础性、通用性、不可或缺性。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如水、电和道路等有类似之处,即它们是数字经济运行所必需的,但每个个体对其需求程度是有差异的。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对数字化网络资源的“按需使用”,即并不需要信息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者均成为数字化技术的开发者,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数字化技术付费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应用数字化技术的门槛,将加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综合来看,相比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网络有以下迭代升级之处,这也对应着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经济的变动。
(1)传输充分的、及时的、可信的数据是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的核心功能。相应地,充分的、及时的、可信的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
(2)数字化技术是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的底层支撑,可以按需使用。
(3)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所连接的主体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物体被接入,并且成为数据的采集方和使用方。相应地,数字经济的参与主体范围扩大,物体与自然人、法人等共同参与数字经济的建设。
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上述属性的实现,可以由上文提到的核心技术得到直观的解释。
(1)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大数据
(2)物体为什么能够且有必要成为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的参与主体?——人工智能
(3)物体如何接入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物联网
(4)数据的可信性何以增强?——区块链
(5)数字化基础设施如何实现随取随用?——云计算
在此强调三点,其一,以上三点属性在信息化时代并非不存在,而是没有凸显,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它们才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中得以呈现,并且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其二,数字化技术需要以“合力”促成以上三点属性的实现,某种数字化技术的落后会影响其整体性的应用。其三,数字化核心技术远不止于上文提到的几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自身也是多种数字化技术的融合。
在接下来的两节将对数字化技术进行分类阐述。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都由一组信息化技术构成,对应于不同的技术分层架构,并可以结构化地表达出来,对此类数字化技术,本书称为融合性数字化技术。5G网络,属于信息传输技术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看作一种信息化技术,本书称此类数字化技术为专用性数字化技术。融合性数字化技术一般由一种以上的专用性数字化技术组成。融合性数字化技术与专用性数字化技术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即使是专用性数字化技术也往往涉及不止一种技术,是计算机或信息通信领域更细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