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这么多案例后,读者肯定会有一些疑惑。如案例1和案例6,为什么明明没什么数据,也可以称为数据产品?再如案例2,虽然有数据但没有分析,为什么也可以称为数据产品?本节首先给数据产品一个定义,然后再展开解释。
其实数据的概念很广,数字是数据,图片、音频、文字也是数据,只不过前者是结构化数据,后者是非结构化数据;而且数据也不一定要通过分析才能发挥价值,有些数据能被看到,就有价值,比如今天的温度。
进一步,还可以发现上文的6个案例,所处的数据流程环节各不相同,服务的用户类型各不相同,最终发挥的价值也各不相同。将上述案例整理成一个简单表格,纵向按照 数据流程环节 、横向按照对应数据产品的 价值作用 来划分,将案例编号对号入座,再将其中可服务 个人用户 的案例 高亮标记 、服务企业用户的案例则普通展示,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参考表1-1,我相信在你心中, 数据产品的定义 已初具雏形,提炼总结为: 在数据全链路(获取、存储、管理、加工、分析、应用)的每个环节,通过产品形态为个人或企业用户降本增效、促进营收的工具,就是数据产品。
有了定义之后,还需要对定义中一些关键部分进行展开解读,这样读者才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数据产品。
(1)数据全链路: 数据产品是针对数据链路设计的,这条链路可简单归纳为6个环节,分别是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加工、分析、应用;同时,数据产品 也不仅仅是针对链路中的某个环节 ,如并不是只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才称为数据产品,其他环节也都是数据产品的范畴。但是也要谨防将 数据的概念 过分泛化。图片、文字、音频也都是数据,但短视频软件抖音并不是应用环节的数据产品,因为数据还有一个限定范围,它是 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 。有时候数据和信息、知识等也容易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它们的区别可以用下图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就不过多展开了,如图1-33所示。
图1-33
(2)产品形态: 数据产品,首先要是个产品。本书选择 相对狭义的产品定义 ,将其限定在了互联网世界大家熟悉的App、网页等载体上,即可操作可体验的产品。这样便能和数据分析报告、模型策略、接口服务等用户无法直观感知的、非产品形态的事物区分开,避免让本书后续的讨论过于发散。
(3)个人或企业用户: 数据产品不仅服务于企业用户,也可以直接服务于普通个人用户。企业用户又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早期的数据产品可能更多服务于企业内部,但随着数据产品形态和价值的丰富,会有越来越多的数据产品直接面向外部的企业级或个人用户,本书也将在后续章节介绍对应的案例。
(4)促进营收: 数据产品在降本增效上的价值作用显而易见,但也有误区——觉得数据产品只能在幕后帮人省钱、没法走向台前帮人挣钱。后面我们还会在本书的第二部分用专门的案例具体讨论这个话题,它涉及数据产品经理的个人价值体现,是从业者很重要的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