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观众互动

问题1:既然暗网取证带来了如此多的挑战,那么能否使用DDoS对暗网进行攻击来解决取证不足的问题?

回答:DDoS不是一种取证方式,更多的是对通信的干扰和阻断。在无法确定节点位置的前提下,无法确定DDoS对象,因此是不可行的。DDoS问题实际上不是取证方面的问题,而是网络治理方面的问题。对于暗网犯罪,可行的方式是通过工信部门或是国际协议,共同对暗网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压制、对流量进行干扰或阻断,从而提升暗网的使用难度和使用成本,以此压缩暗网可能的犯罪空间,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合法性授权与相关政策的研究。

问题2:讲座中提到了全球性执法,能否举例说明中国若要开展暗网取证需要他国的哪些支持?以及执法协作的具体内容?

回答:如果相关服务或节点位于境外,比如犯罪分子使用的服务器位于美国,我们无法直接攻击或进行远程的证据调取,但追踪犯罪取证又需要形成证据链,在这种有技术限制的情况下,就需要美国的执法部门协助进行服务器证据的固定和处理。

问题3:请问攻击性取证是否适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

回答:攻击性的技术手段是针对犯罪行为的,而非国家之间的。理论上针对国家的是国家之间的网络战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要打击的是具体的犯罪行为,例如提供非法服务的行为,就要通过攻击性的技术手段来查找到行为主体。我们本次讲座讲的是基于网络犯罪取证目的而实施的技术手段。

刘品新回答:徐菲博士今天讲的是学术观点,是从科学技术角度作出的回答,不代表国家制度。我认为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说,攻击性取证根本不存在,也没有攻击性取证与防御性取证的制度分类,因此大家最好把它当作一个学术观点来理解。

问题4:我国公安机关现在对暗网进行的取证,指的是先进行暗网取证而后抓捕犯罪嫌疑人,还是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进行暗网取证?

评议人回答:针对通过暗网取证的侦查方法、侦查手段和具体的侦查细节,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研究。总体而言,对抗取证的方式更简单,而研发一种取证方法,包括确立一些侦查思路是更难的,个人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另行组织研讨。

问题5:假定暗网取证的技术已经成熟了,那么立法上应如何对暗网进行制度建设?

回答:暗网涉及多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远程勘验和技术侦查方面。

问题6:暗网取证是否需要社会工程的支持?

回答:社会工程是一种取证的策略,而暗网取证是网络犯罪治理的难题和热点,目前相关研究基本集中在暗网中的某一技术层面或是某一法律层面,对于这一网络治理的难题,我们应该以一种系统化的思维进行应对。系统化的思维不仅包括技术、方法和规则体系,同样也可以运用到策略,如通过社会工程学的方法来开展取证。我们应该形成系统性的合力,利用法律体系、技术体系、盟约应用体系共同打击处理。 8qpDeSPzp9Q7wcnTxJBieH6AISK+wpMOcpqQEc7e/fNEqspMhaa2QOCpPWdl2z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