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鱼之乐》 布面油画 60cm×77cm 2021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外篇·秋水》
某日,庄子和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瞧,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就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又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知道;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就完整准确了。”
庄子说:“好,让我们回到开始所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每次读这个故事,我都忍俊不禁,2000多年前的古人“吵架”,竟然吵得如此有趣,真是佩服!
庄子与惠子的对话或者辩论在《庄子》中多次出现。惠子就是惠施,是庄子的至交好友,也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庄子主张不同,因此俩人常常在一起“斗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用来文雅地表达“关你什么事”。
那么,庄子在《秋水》篇的最后引述这样一段对话的用意仅是如此吗?
一方面,我认为“关你什么事”只是庄子要表达的意思之一。我们确实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别人只是旁观者而已。既然是旁观者,就不要妄加论断,更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凌驾于别人之上。“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谁都不要试图以己度人,更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另一方面,虽然每个人的快乐与别人无关,但我们不能阻止别人去表达他的感受。我觉得鱼快乐,是我在与鱼共情。就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只是在表达我的心境,如果你非要问:“你怎么知道家乡的月亮更明亮?月亮明明只有一个。”这就是不解风情了。
庄子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答非所问:“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此时的惠子是何表情,庄子没有描述,但显然他已经让惠子无从应答了。
这个小故事妙就妙在此处,我的确不是那条鱼,我也确实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也请你允许我感受着我的快乐,享受着我的幸福。
每一个个体,包括春花秋月,都有自己的世界,但并不妨碍别人去欣赏,去寄情,只要不过度干扰那自然的存在就好。
就像我们欣赏一幅画、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解读都不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能共享彼此的快乐和悲伤,那么这可能就是爱情、亲情、友情中的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都请记住:子非我,子非鱼。我们拥有心灵感受能力的同时,也要认同并尊重彼此的差异,这是大千世界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