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轰隆隆,轰隆隆……森林里传出阵阵响声,原来是恐龙家族来了!有长颈龙、霸王龙和翼龙等,它们有的可以快速奔跑,有的会喷火,还有的能倒退着走路。
单击“运行”按钮,运行程序。按下→键,绿色的“喷火龙”就会向右跑并且变换造型,喷出火焰;按下←键,“喷火龙”就会向左倒退着走,并且变换造型,喷出火焰。其他3只“恐龙”也在移动并变换造型,但各自速度不同。运行时播放背景音乐,曲目自选。
在背景库中选择“丛林”作为背景图片,分别选择“恐龙1”“恐龙2”“恐龙3”“恐龙4”作为角色。
拖曳角色至适当的位置。根据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修改角色大小,让角色和背景更为协调,参考图15-1。
图15-1 “恐龙来了”舞台
每只恐龙都有独特的本领,为了展示这些本领,需要分别编写不同的控制程序。控制时,都是单击“小绿旗”(
)运行程序。
(1)“喷火龙”的控制。
按照任务要求,“喷火龙”的动作控制分两种情况,用不同的按键控制它向左或向右移动。可以理解为,如果按下某个按键,那么执行接下来的程序。就像使用“如果…那么…”来造句,例如,如果下雨了,那么带雨伞;如果天气好,那么去外面玩。
①“如果…那么执行”积木。控制类积木“如果…那么执行”如图15-2所示,类似的积木有3块,本任务用到的是方框中的这一块,使用鼠标将其拖曳至编程区。
图15-2 “如果…那么执行”积木
它的含义是,满足条件时,某些代码才会执行。具体地说,“如果”后面的是条件,积木内部嵌入的是条件满足时要执行的代码。积木中的六边形位置用于放置条件积木,如侦测类或者运算符类的积木。
②“按下**键?”积木。之前学习过事件类积木“当按下**键”,一般用在第一块积木的位置。而侦测类积木“按下**键?”,如图15-3(a)所示,作为其他积木内部的参数,用于条件判断。这两块积木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完全不同,用法自然也不一样,是两块完全不同的积木。
图15-3 “按下**键?”积木
积木默认状态设置的是“按下空格键?”,单击积木上的白色小三角,在弹出的列表中可以选择其他项目,如图15-3(b)所示。
拖曳此积木至编程区,并放置在“如果…那么执行”积木的六边形内,并选择→,如图15-4所示。
图15-4 放置条件积木
③向右移动代码。先编写“喷火龙”向右移动的代码。当按下键盘上的→时,就执行向右移动并变换造型的代码。拖曳移动积木和“下一个造型”积木至图15-4积木的内部,并设置参数,完成后参考图15-5。
图15-5 向右移动
④向左移动代码。按同样的方法,继续编写向左移动代码,如图15-6所示。
图15-6 向左移动
⑤完整代码。左右移动的动作是循环执行的,所以使用循环结构,当单击“运行”按钮时,移动代码连续循环地执行。增加“循环执行”积木和“当
被点击”积木,完成后参考图15-7。
图15-7 喷火龙完整代码
⑥增加声音。欢快的音乐让聚会更美好。按照之前学过的方法选择需要的声音,使用声音类的播放声音积木。与角色动作同时进行,触发事件也是“当
被点击”积木,完成后如图15-8所示。背景音乐也可以使用其他声音,或多个声音的组合。
图15-8 增加播放声音
单击“运行”按钮,观察运行结果。当按下→键时,“喷火龙”向右移动,还会喷火;当按下←键时,“喷火龙”向左移动,还会喷火。
(2)“长颈龙”的控制。
这是一只“长颈龙”,而不是一只长颈鹿噢!这是一只快乐的“长颈龙”,它在森林里来回奔跑,不知疲倦。
与“鲨鱼游泳”控制相似,编写“长颈龙”移动的代码,这里不再具体叙述。循环执行的积木包括移动、碰到边缘就反弹、旋转方式、等待以及下一个造型,完成后如图15-9所示。
图15-9 “长颈龙”移动代码
单击“运行”按钮,观察运行结果。可以看到,“长颈龙”在森林里快乐地来回奔跑,边跑边甩着长长的脖子。
(3)“翼龙”和“霸王龙”的控制。
“翼龙”和“霸王龙”的控制与“长颈龙”是一样的,可以将“长颈龙”的程序复制到“翼龙”和“霸王龙”角色中。移动鼠标至“长颈龙”代码上,按住鼠标左键拖曳代码至“霸王龙”角色图标上,松开鼠标即完成复制,如图15-10所示。复制以后,不要忘记修改参数。
图15-10 复制程序
用同样的办法复制代码至“翼龙”角色,并修改参数。
编写完成4只“恐龙”的控制程序,单击“运行”按钮,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没有按键盘上的按键时,“喷火龙”没有动作。伴随着音乐的声音,其他3只“恐龙”都在舞台上来回移动。
按下键盘对应按键,“喷火龙”才能和其他恐龙伙伴一起移动起来。当按下←键时,“喷火龙”向左倒行,这是什么原因呢?
可按如下方法调试程序。
(1)修改参数。修改程序中的参数,改变恐龙移动速度,试试还能发现什么。
(2)编程挑战。尝试使用→和←按键控制每只恐龙左右移动,同时切换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