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

甘地是印度现代国家制度的奠基者,也是集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精神领袖。甘地可说是印度人性格的代表。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印度人的支持就足以说明这点。他甚至还用这种“非暴力不合作”迫使强大的帝国让步。“非暴力不合作”避免了流血冲突,从历史长河来看,流血冲突会带来民族的怨恨和痛苦的记忆,并长期积淀于一个民族的心理深处,成为思维习惯,以及其他习惯。这位思想睿智、身材干瘦的长者,用和平的方式换取了印度国家的独立地位,避免了国家的分裂。甘地的处世哲学至今仍被一部分印度人奉为行为准则。甘地受过西方教育,但他的思想根源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印度的宽容和非暴力价值观念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历史古老的僧侣制度,即吠陀教,它教诲人们要对世界宽容和接受;世俗主义主要体现在礼拜自由和宗教实践的多元化,及其和谐并存的局面,尽管各个宗教的信仰和文化价值存在差异,但是可以和谐相处。

甘地一生饱经磨难,历尽沧桑。他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的殖民时期。他的家庭虔诚信奉仁爱,奉行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教规。从年幼时期,甘地就腼腆羞怯、中规中矩。少年时代,他虽经受变革创新大潮的洗礼,也尝试冲破素食习俗,终因习惯约束,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印度独立后,尽管甘地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得到印度举国上下的敬意,但他的“非暴力”理想却被束之高阁。“甘地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道主义,这正是印度独立后凝聚印度国民所必需的有力思想纽带。甘地的人道主义原则主要表现为‘非暴力’、教派和睦和解放贱民三个方面。”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经过暴力而独立的国家寥寥无几,印度便是其之一。面对英国殖民者的暴力压迫,印度人民和平抗议,以表达独立的思想与愿望,即便是被暴力镇压,也不“以暴抗暴”,以自己的行动向英国侵略者展示自己的和平愿望和对独立的渴望,以此激起英国人的内心羞耻,激发英国人的同情心,最终印度实现和平与自由。

印度人的温和善良使其比较容易沟通和交流。“不杀生”源自佛教和耆那教,也为印度教所接受。甘地主张非暴力,素食主义也盛行印度,这在其本性上凸现了印度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关系。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分层次的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心与心之间的关系,印度人的本性确有其特点。在这三个层次上,印度有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不杀生,关注精神生活,这些恐怕是印度人性格中最典型的特征。

尼赫鲁说过,“甘地对印度人思想的影响在现今时代已经是意味深长的;它将在时间和形式上持久到如何程度,那只有到将来才能证明”。 印度独立后,甘地的思想影响主要表现在他倡导的宗教平等、和睦相处直接影响了印度宪法的制定,他的平等主义思想影响了印度政府的种姓制度政策,在经济方面,自力更生的思想影响深远。甘地几乎影响了印度的一代作家,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y+8aQtHoHTn/1Jwj26esaKs+x9HQuk9UPgIOtudZSPIlDTfYjNzD9e09yhIaRDK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