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挖掘、梳理、凝练和集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器”,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肇始于新思想、新方法的创新及其应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上的创新意识和系统研究不足,已经制约着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研究和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

科技部原拟从编制《科学方法大系》入手来贯彻和推进中央的这个精神,并拟先从《地球科学方法卷》开始,但后来的思路大为扩展。2007年5月29日《科技日报》发表地理学家刘燕华(时任科技部副部长)题为“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文章。2007年6月8日,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叶笃正、刘东生联名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2007年7月3日,温总理就此意见批示:“三位老科学家提出的‘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重要观点应高度重视。”遵照温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科技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10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大力推进创新方法的报告》,中央有关领导批转了这个报告。2008年4月,科技部联合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发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8】197号),明确了创新方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组织管理机构、保障措施。

《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部署了一系列重点工作,并启动了“创新方法工作专项”。主要工作包括: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加强科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应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逐步摆脱我国科研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推进创新方法宣传普及;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其中“加强科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应用”包括“着力推动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的传承,大力开展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应用,积极推动一批学科科学方法的研究”。

作为国家“创新方法专项”中首批启动的项目之一,我们承担了“地理学方法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的总目标是“挖掘、梳理、凝练与集成古今中外地理学思维和方法之大成,促进地理学科技成果创新、科技教育创新、科技管理创新”。我们认为这是地理学创新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家需要的必要之举。我们组织了科研和教学第一线的老、中、青地理学者参与该项目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包括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和培训班、开发了一批软件、建立了项目网站;而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包括专著、译著和教材三大系列。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专著系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包括《地理学方法论》《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普通地理学》《理论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经济地理学思维》《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计算地理学》等。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教材系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包括《自然地理学方法》《经济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地理建模方法》《计量地理学》等。此外,《高等人文地理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译著系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学术专著系列和大学教材系列),包括《当代地理学方法》《大学生地理学导引》《分形城市》《科学、哲学和自然地理学》《地理学科学研究方法导论》《经济地理学指南》《当代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中的政治与实践》《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空间行为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方法》《文化地理学手册》《地球空间科学与技术手册》等。

“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的成果还包括一批未来得及列入“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的著作,它们有: Recent Progress of Geography in China: A Perspectiv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ommercial Press,2008)、《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基于Excel的地理数据分析》《基于Mathcad的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数学方法:基础和应用》《世界遗产视野中的历史街区——以绍兴古城历史街区为例》《地理学评论(第一辑):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地理学评论(第二辑):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地理学评论(第三辑):空间行为与规划》《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其实此类工作在西方地理学中历来颇受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不断总结对于推动地理学发展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引进此类著作(例如格拉夫的《地理哲学》),此后一直香火不绝。实际上,西方地理学每隔一段时期(约5—10年)就会有总结思想和方法(或论述学科发展方向和战略)的研究成果问世。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

反观我国地理学,这样的工作和成果一直显得薄弱,而从西方引进相关成果虽然促进了我国地理学者的理论和方法素养的提高,但始终感到“隔靴搔痒”。希望这套丛书的问世有助于弥补这种缺憾。

摘自“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总序 rCsMtRCAeXKC0LSbsLgjhbws38DQvgIOKnE7vs+7L+dXZ0qS8Xe4U4p9pF8LTT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