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大的地理学也是常为新的

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和空间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是一门包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已建立了相当完整而独特的学科体系。钱学森院士倡导建立地理科学体系,认为地理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行为科学相并列的科学部门,将地理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地理学的研究与教学涉及从环境变化到社会矛盾的广阔领域,其价值源自地理学对地球表层特征、结构与演化的认识,对自然与人文现象在不同地方和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解释。地理学对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许多关键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环境退化、全球变化、城市和区域发展、民族矛盾、全球化与本土化、人类健康、全民教育等,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地理学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对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全球化与中国特色之思想的普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地理学在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若干重大需要上,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与我们认识上的缺陷有很大关系,其中包括地理认识的缺陷。无论在国际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还是地方尺度和个体尺度,许多问题的决策过程尚不能充分驾驭地理复杂性,存在一些“地理空白”,这使得在达到经济繁荣和环境可持续的双重目标方面,乃至在个人健康发展方面,都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因此,加强地理研究和教育,提高地理学者自身、决策者以至广大民众的地理学认识和能力,是摆在地理学界面前的一项崇高职责,任重道远,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工作群体义不容辞。

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地理教学计划,可惜由于诸多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实施。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地理学系,后因增加地质学研究与教学而改名为地学系。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合校称西南联合大学,北大地质学系与清华地学系合并,并增设气象学研究与教学,称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并在清华设地学系、气象学系。地学系下设地质组和地理组。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清华大学地学系地理组和燕京大学部分教员联合成立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先设自然地理学专业,1955年、1956年、1994年、1997年相继设立地貌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为国内地理专业和方向、硕士点、博士点和重点学科最多的地理系。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之始,北京大学撤销地质地理学系,分别成立地质学系和地理学系。1984年北京大学以地理系遥感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与地理学系密切联系的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1994年易名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1988年地理系为了充分体现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实质和适应招生的需要,采用双名法,在国内称“城市与环境学系”,在国际上称Department of Geography,并逐步形成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城市规划、社会文化地理)—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环境地学、地貌与第四纪、地生态学)—地理信息科学三足鼎立的格局,发展欣欣向荣。

“北大是常为新的”(鲁迅语),北大的地理学也是常为新的。顺应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北大地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继率先开拓出综合自然地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遥感等重要方向。进入21世纪,北京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原地理系升格为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地理学在新的框架下,形成资源环境与自然地理学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生态学系、环境地理系、历史地理研究所等研究和教学实体。北大地理学科在新的组织框架下,以地理科学研究中心为纽带,继续高举地理学大旗,促进北京大学地理科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北大地理学与国内外同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建成一流的地理学教学与科研基地而努力。

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种途径,我们与科学出版社合作推出“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丛书”,包括教材和专著两个系列。至今已陆续出版了多部著作,并且一再重印,表明它确实符合学界和社会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我们将继续把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大,做得更好。

摘自“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丛书”序 6ESHiDc6XsI+SOJA83Soj1D0+QwfCy4gbXt/hrg/pHa3yyLbOr4i70YY8iFU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