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20年:一个彻头彻尾的绿衣人

201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在北京参加了一家中概股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的招待酒会。现场,我看到好几位入职一两年的新律师。我不知道其他同事从事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感受。于我,则是对律师职业的感激。感激它满足了我对新知的渴求,给了我一片辽阔的风景地。

由这个冬天的夜晚,回溯到1994年接触计算机的最初时刻,20年过去了。这当中,我一次次接触计算机,走进互联网,却始终不得要领。直到我做了律师,服务于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关注互联网世界中的每一个知识细节,不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同融资并购案例背后的商业逻辑,我才慢慢地意识到,过去我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多么像孔子寓言中只知一年三季的绿衣人。

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不,不是互联网,准确地说,是计算机。那时候,大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我不记得自己究竟学了些什么,印象中,背了五笔输入法,参观过一次计算机机房。计算机对这个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别说答案,我的世界中压根就没有这些问题。

事实上,1990年思科(cisco)已经在美国上市了,互联网已经迈出从实验室到大众生活的第一步,互联网商业化的历史篇章已经掀开了第一页。为什么说“互联网商业化”?如果互联网不能商业化,互联网就是专业人士、科研人员的“特供”,不能像“旧时王谢堂前燕”,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会给律师创造互联网法律服务这个细分领域。

思科上市,是互联网商业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思科是世界上第一台路由器的研发生产者。路由器发明前,大家用的都是局域网,不是互联网,两个分别坐在不同局域网的人,要想通过计算机彼此交换信息,是不可能的,因为各自采用的协议与设备不一样。正是“路由器”,让不同的计算机联结成网,有了“路”。我们才能通过互联网和客户联系,与朋友沟通。

1996年,我大学三年级。某一天,我跟随计算机系教师张韬学长去他办公室,目睹他用计算机打印了信封上的地址。他说,他的钢笔字写得难看,谢谢计算机,帮他“写”出了规范端庄的楷体字。我的钢笔字跟他比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差距,眼见如此高科技可以弥补儿时字没练好的缺憾,心下窃喜。在我的认知中,计算机的好处,对于我这样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就是打字。

我根本不知道,之前一年,美国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在美国推出了浏览器。这是互联网商业化历史上第二个里程碑事件。网景公司是为浏览器而生的,其推出的浏览器,给互联网用户访问互联网提供了一把钥匙。在此之前,只有少数精通计算机的专业人士才能够通过复杂的软件使用互联网。对于文科生来说,网景公司的浏览器,就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芝麻开门”。

就在网景公司推出浏览器的同一年,雅虎公司(Yahoo)横空出世。这是互联网商业化历史上第三个里程碑事件。其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将目光投注到零零星星的互联网内容。我们不得不用高瞻远瞩、目光远大表达我们对他们远见卓识的钦佩。那时候,全世界一共才二三十个网站,互联网上的内容相对于线下世界的内容,九牛一毛。可他们相信,网上内容终将成汪洋,门户网站的时代必将到来。

1999年博客(Blogger)的诞生,被视为互联网商业化历史上第四个里程碑事件。从今天的结果来看,推特(Twitter)在商业上远比博客成功,如果不是谷歌(Google)并购了博客,博客能否活到今天,都很难说。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博客在互联网商业化的历史上,比推特更有价值,因为它颠覆了雅虎模式,让我们告别了一对多的单向传播的互联网1.0时代,开创了多对多的双向传播的互联网2.0时代。

说来惭愧,博客的问世,是1999年的事,别看我当时已经参加工作,已与互联网门户网站打过这样那样的交道,但我并不知道博客为何物,我对互联网的感知也是雾里看花模糊不清。我只是习惯性地,于上班时分,点击新浪网,看天下新闻。

新浪网的出现,改变了我没事就去报刊室,遍览全国报刊的习惯。此前,我要知悉当地,了解全国,周知世界,通常要从本地报刊看到全国性报刊,再翻翻专司国际新闻报道的报刊。新浪网颠覆了我的阅读习惯。它们将报刊新闻一网打尽统统搬到互联网上。任一网民,无论你在多么偏僻的小城,点点鼠标,就能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

这是我当时对新闻门户网站的认识。岂止当时,又过了三四年光景,有个朋友问我,有没有兴趣加盟某个明星互联网公司,去他们门户网站,共襄盛举?我一口谢绝了,理由是:门户网站好似互联网时代的文抄公,时时刻刻摘摘抄抄过日子,有钱,没意思。

我的言辞是诚恳的,回头看,见识是浅陋的,比起“夏虫”“绿衣人”,五十步笑百步。我没有洞见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没有认识到新浪等门户网站背后的“雅虎模式”,以及雅虎模式引致的紧随其后的“谷歌模式”,在世界互联网的历史地图上,意味着什么?

一直到2010年,我以律师身份为国内从事门户网站业务的某互联网公司提供法律服务,我都没有注意到,全球化视野中,互联网2.0时代的公司早已蔚为大观,那些互联网1.0时代的官方互联网公司,还没长大就已经风烛残年。非但如此,终结互联网2.0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滚滚而来。 KIohgACzj9LQ2w3waiRi/8V+atRCS/WCTuDlRXRgTjb/WAaKxgdHj9Sj+J+uhH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