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罗马旅行经历的人可能见过意大利国宝——一尊母狼青铜雕塑。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20世纪30年代给伪满洲国皇帝送过一尊复制品,现在保存在长春的东北师范大学。
这尊一米多长的青铜雕塑,是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中国孔子时代的作品,说的是母狼用乳汁哺育一对被剿杀的孪生兄弟的故事。起初,这尊青铜雕塑只有母狼,没有乳房,也没有两个吃奶的婴儿。乳房与婴儿是19世纪意大利雕塑家补上去的,目的是充分说明罗马的由来。
这两个吃奶的婴儿,有一个叫罗慕路斯
。罗慕路斯是一个神话人物,也是罗马的创立者,罗马王政时代的第一个王,在罗马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黄帝”。
传说罗慕路斯是男战神和女祭司的儿子。不过,他的诞生不是因为伟大的爱情,而是因为强暴。女祭司被男战神强暴后,怀上了一对孪生兄弟。部落首领闻之大怒,命令仆人处死孪生兄弟。善良的仆人偷偷把他们带到河边,让他们躺在篮子里,顺流而下,逃离险境。兄弟俩漂到今天罗马境内沼泽丛生的一片水岸,幸运地遇到了一只母狼,靠着母狼的乳汁活了下来。长大之后,这对孪生兄弟叱咤风云,哥哥罗慕路斯更是英勇无比。他不但杀了不听话的弟弟,创建了罗马城,还把无路可逃的罪犯、逃离主人的奴隶、无家可归的流放者喊到罗马,向他们许诺,本王会做你们的庇主,庇护你们。
我翻看了很多研究罗马历史的史料,罗慕路斯确有其人,但是传说还缺乏考古学的证明,远非信史。可以确信的是,由他开始的罗马王政时期确实出现了庇护制度。追溯律师职业的起源,庇护制度是律师职业得以萌芽的温床。可以说,没有罗马的庇护制度,人类可能就发明不了律师。
庇护制度最初庇护的对象,应该不是罗慕路斯承诺庇护的无路可逃的罪犯、逃离主人的奴隶、无家可归的流放者,而是罗慕路斯本人这样的孤儿。对他来说,神话传说中的母狼,就是他的庇主。那个时代,乃至于更早的部落时代,恶劣的生存条件和频繁的部落战争,常使新生儿呱呱落地就没了父亲,部落首领不得不收养这些孤儿,做孤儿的养父。
在习惯法的力量下,“部落领袖”领养孤儿渐渐成为习俗。
这种收养孤儿的习俗,在罗慕路斯时代已经演变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庇护制度。罗慕路斯将罗马居民分为世袭贵族和普通平民,规定每一个平民都要选择一个贵族作为他的庇主,做自己的保护人,自己则充当他们的“门客”。
庇主利用自己靠近权力的政治优势、熟悉法律的知识优势,为门客答疑解惑、捍卫权益、提供庇护。按照法国历史学家古朗治(Fustel de Coulanges)的研究结论,罗马王政时期的门客几乎没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既不享有独立的祭祀权,也没有独立打官司的权利。
托庇于贵族的平民没有独立打官司的权利,关系到古代罗马为什么会发明律师的答案。罗慕路斯时代的门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没有诉权,不具有诉讼法项下作为诉讼主体的权利,一旦与其他门客发生法律纠纷,必须由所依附的贵族,也就是庇主出面解决,跟今天小孩惹事大人出面差不多。
我们今天赞之颂之的律师职业的发明,就在门客没有诉权的缺陷中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