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人生是“后排”的人生,律师是“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一个不甘寂寞,不甘心坐在后排,渴望垂名于世且把名字刻在石碑上的人,做律师显然不是“取法乎上”。
2022年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我拜访两位北京共和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邀请30—70岁各个年龄段的律师朋友在北京雅集。酒酣耳热之际,大家聊到一位原国家领导人之子,20世纪80年代辞官下海做律师引领潮流的故事。一位30余岁的律师不解,为什么他在顶尖律所做律师10年,从没听说过这位前辈律师的故事?不知道他做过什么案子和项目,不知道他留下过什么功业?
这就是行业规律,哪怕是像这位前辈一样的行业传奇人物,建立过一代人称羡的律师功业,也很难逃脱“后排”职业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一般规律。
有的欧美律师执业十几年,感觉默默无闻坐在后排按小时收费是对创造力的侮辱,一生都圆不了名垂青史、誉满天下、宝马香车、富贵百年的梦想,就毅然改行另谋高就,坐到前排去了。不必自己动笔,别人就把他的名字写到一本又一本的书上。
在美国,艾伦·德肖维茨(Alan M. Dershowitz)等少数律师做到了把名字写在书上,可是,如果他没有终身执教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一本又一本地写大众喜闻乐见的畅销书,怎能把名字写在书上,甚至刻在石头上呢?
这就是律师的宿命,也是职业的本分。宿命与本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您选择了“后排”的人生,就要恪守“后排”的本分。好比出家为僧,哪怕您是弘一法师这样的名僧,也逃脱不了“后排”的宿命,也要恪守职业的本分。抗战时期,弘一法师赴青岛弘法讲律,市长设宴相邀,冠盖云集。法师回话:“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题于请柬,婉辞不就。后人以此为证,说弘一法师不阿权贵,其实这与阿不阿权贵无甚关系,于弘一法师,只是恪守本分而已。
上天是公平的。您失去前排的机会,也少了一份正襟危坐、生死抉择的负担,多了一份旁观世界、静观自得的怡然。如果您命运随风当了一辈子律师,不管主观上是为了守护正义,还是为了赚钱养家,客观上都为法治国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退休之后,无论归隐山林,还是跳广场舞,你完全可以像何兆武先生那样,欣然接受“把名字写在水上”,不让济慈式的悲伤,感染您不甘“后排”的心绪,像爬山虎一样四处蔓延,挤满你人生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