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同样深信“人生不过是把名字写在水上”,济慈的名望要高于何兆武先生?
究其原因,与职业本身的名望杠杆不无关系。
就儒家传统的“立言”而言,诗人是为“立言”而生的,这个职业的名望比起翻译家具有杠杆放大效应。翻译家的名字天然排在作者之后,就像律师的名字总是列于企业家客户之后。济慈在欧洲的名望很大,和雪莱、拜伦差不多,相当于欧洲的李商隐。他能暴得大名,除了诗作,还源于英年早逝的人生传奇,具有打动人心的悲剧色彩。诗人与艺术家,越传奇越有名气,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律师不同于记者、诗人,律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律师天生与名气、名望的距离较远,与“立言”更远。虽然都写字、都署名,但就名字、名气、名誉而言,律师不如记者,记者不如文学家。我有两位做记者的师友,都曾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他俩不约而同地问过我记者与律师的异同。我说,相同点在于都写字、都署名、都是“后排”的工作、大多数场合都坐后排,不同点在于记者写字容易出名,律师则很难出名。其中一位不仅写过很多新闻报道,还把新闻报道的素材转化为两本非虚构作品,成为省市县干部读者中的名著。另一位不写非虚构作品,直接把新闻报道素材转化为文学素材,写诗和小说,得了鲁迅文学奖,当上了省文联主席。我与前者说,你退休之后名字会一直印在书的封面上,放在一些省市县干部的案头,你的名气还在。我跟后者说,你的名字未来可能会刻在石头上。
我说的不仅仅是玩笑。在名利场上,名字、名气、名望、名誉是有规律的,有职业杠杆效应。做律师,别说诗人文学家比不了,通常也不如记者。记者是一个容易明星化的职业,把名字写在新闻报道的开端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工作方式。揭开内幕,告诉世人真相是他们的工作。公开是记者的职业属性。律师则不然,保密是律师的职业属性。一个天生讲究保密的工作,如何把名字刻在石头上?
政治家的名字有可能刻在石头上,教育家的名字有可能刻在石头上,企业家的名字也有可能刻在石头上,例如洛克菲勒。放眼全世界,您见过几个名字是以律师身份刻在石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