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ᾶσα τέχνη καὶ πᾶσα μέθοδος, ὁμοίως δὲ πρᾶξίς τε καὶ προαίρεσις, ἀγαθοῦ τινὸς ἐφίεσθαι δοκεῖ· 1 διὸ καλῶς ἀπεφήναντο τἀγαθόν οὗ πάντ᾽ ἐφίεται. 2 (διαφορὰ δέ τις φαίνεται τῶν τελῶν· 3 τὰ μὲν γάρ εἰσιν ἐνέργειαι, τὰ δὲ παρ᾽ αὐτὰς ἔργα τινά· 4 ὧν δ᾽ εἰσὶ τέλη τινὰ παρὰ τὰς πράξεις, 5 ἐν τούτοις βελτίω πέφυκε τῶν ἐνεργειῶν τὰ ἔργα. 6 )
πολλῶν δὲ πράξεων οὐσῶν καὶ τεχνῶν καὶ ἐπιστημῶν πολλὰ γίνεται καὶ τὰ τέλη· 7 ἰατρικῆς μὲν γὰρ ὑγίεια, ναυπηγικῆς δὲ πλοῖον, στρατηγικῆς δὲ νίκη, οἰκονομικῆς δὲ πλοῦτος. 8
ὅσαι δ᾽ εἰσὶ τῶν τοιούτων ὑπὸ μίαν τινὰ δύναμιν
9
—καθάπερ ὑπὸ τὴν ἱππικὴν
χαλινοποιικὴ καὶ ὅσαι ἄλλαι τῶν ἱππικῶν ὀργάνων εἰσίν,
10
αὕτη δὲ καὶ πᾶσα πολεμικὴ πρᾶξις ὑπὸ τὴν στρατηγικήν,
11
τὸν αὐτὸν δὲ τρόπον ἄλλαι ὑφ᾽ ἑτέρας
12
— ἐν ἁπάσαις δὲ τὰ τῶν ἀρχιτεκτονικῶν τέλη πάντων ἐστὶν αἱρετώτερα τῶν ὑπ᾽ αὐτά·
13
τούτων γὰρ χάριν κἀκεῖνα διώκεται.
14
(διαφέρει δ᾽ οὐδὲν τὰς ἐνεργείας αὐτὰς εἶναι τὰ τέλη τῶν πράξεων ἢ παρὰ ταύτας ἄλλο τι,
15
καθάπερ ἐπὶ τῶν λεχθεισῶν ἐπιστημῶν.
16
)
所有技艺与所有研究,同样地,[所有]实践与选择,看来都指向某种善 a ;所以有人高尚地把那个善称为所有事物所指向的那个东西 b 。(但是在那些完善的事物之中也显露出某种区别;因为,有一些是实现,另一些则[是]在它们以外的某些活动 c ;在后者之中有一些目的是在实践之外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活动自然地比那些实现更能造成[那些目的] d 。)
但[由于]存在多种实践、技艺和科学,那些目的也就变得很多;因为,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是]取胜,理财术的[是]财富。
不过,在这样一些事物中,许多事物属于某一种能力——就像制作马勒和所有其他马具的[能力]都从属于骑术,而这个与所有的军事实践又从属于战略,以同样的方式,其他的[能力]又从属于另一些[能力] e ,——在所有这些场合,所有目的当中那些主导技艺的[目的]就比那些从属于它们的[目的]更被人追求;因为,后面这些[目的]是因前者之故才被人追寻的 f 。(而在这里,是实现本身还是在这些实现以外的其他某个东西是实践的目的并没有什么差别,刚刚提到的那些科学的情形就是这样 g 。)
All techniques and all inquiries, and likewise [all] practices and choices, seem to aim at some good; hence some people have nobly named the good [as that] at which all things aim. (But certain difference is found among the final things; for, some [of them] are en-activities, others [are] some activities beyond them; among the latter some ends exist beyond practices, in these cases these activities naturally bring forth [the ends] better than those en-activities.)
[But as] there are many practices, techniques, and sciences, the ends [become] many; for while [the end] of medicine [is] health, [that] of ship-building [is] a ship, [that] of strategy a victory, and [that] of economy wealth.
But among such things many are under one capacity— just as [the capacities] of making bride and all other sorts of horse-riding equipments are under horsemanship, and this and all military practice under strategy, in the same way others under other [capacity], — in all these cases [the ends] of the master technique among all ends are more pursued than those under them; for those under are seeked for the grace of the former. (Yet here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ether] the en-activities themselves or some other thing beyond them are the ends of practices, as in the mentioned sciences.)
a 按照亚里士多德,技艺(τέχνη)是理智引起正确的制作活动的能力,是筹划、安排制作活动的理智品性,也是理智获得真或确定性的方式之一。制作活动指向所要造成的事物或产品。技艺指向它自身的实践的实现。同时,技艺以对制作所要造成的事物的正确的推理思考使得制作活动安排有序、进行正确。所以,技艺也与制作活动一道,指向所要造成的事物或产品的完成。
研究(或探究、探索,μέθοδος),是理智对事物的性质进行的思考活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没有对研究作过定义,但是他似乎用研究泛称科学与技艺、智慧与明智的思考活动(参见1096a12, 1098a29, 1112b20-22, 1142b14)。格兰特(A. Grant, The Ethics of Aristotle , 4th ed. rev., 2vols., London, Longman, 1885, vol.I, p.421)说,研究是“走向科学的道路”。或许可以说,按照亚里士多德,研究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为目的。
实践(πρᾶξις)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实践有广义的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实践涵盖了制作。狭义的实践则区别于制作,是在可因我们自身的努力而改变,且这种改变并没有一个像制作品那样的外部目的的事情上,出于选择追求那种活动的良好完成的行为。
选择(προαίρεσις)是实践的起点或原因。按照亚里士多德,选择不是对于目的,而是对于实践或行动的,指向去获得一个自身显得善的事物当下要采取的行动。从构词法上解释,προ-αίρεσις是“要先于别的事物去抓住”一个东西的意思。所以选择是对去获得那个目的的手段的正确推理思考后确定要抓住、要着手去做的那个行动的欲求。斯图尔特(J. A. Stewart, Notes 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 , 2 vols., Oxford, Clarendon, 1892, vol.I, p.7, 43)说,选择(προαίρεσις)是对于一种不同于当下快乐的目的的观念,指在追求某种善的各种能力中伴有技术的正确性的那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一个人在所面临的危险中做出正确的行为。但是,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更加是基于正确的思考的对一个行动的欲求。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说明,由于在理智方面技艺与研究,在行动方面实践与选择,都追求着某种目的善,伦理学要从研究目的善开始。
b 从“所有技艺与所有研究,……”(1094a1)开始,也从这一章开始,《尼各马可伦理学》第Ⅰ卷被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奉献给人的所有活动所为着的目的。在这一章,亚里士多德表明目的是人的所有活动所指向的那个善事物。在这个部分,亚里士多德讨论研究人的所有活动的目的的必要性。他表明两点。
首先,人的所有活动都有它“所为着的东西”,即某种善。所以,对人的具体活动与实践的研究要从理解那种活动所为着的东西开始。
其次,已经有哲学家把人所为着、所有事物所指向的那个东西称为“那个善(τἀγαθόν)”。所以,总体地研究人的活动也需要从研究人的所有活动所为着的那个东西开始。
关于“把那个善称为所有事物所指向的那个东西”,亚里士多德是指柏拉图学派的观点,因为柏拉图把善的“型式”说成所有事物存在和向我们显现的原因。τἀγαθόν(那个善)一词由τό(那个)和ἀγαθόν(善的)缩合而成,这种缩合在古希腊语中是常见的。亚里士多德使用这个术语,赋予它目的的善的意义。作为目的的善是对我们显得是那样的善的事物(事情)。亚里士多德谈论的“善(ἀγαθόν)”有两种意义:有些善是具体的,例如技艺追求一个制作品的完善,有的善是完善的、最终的,即所有追求、所追求的所有具体善都指向的那个善(τἀγαθόν)。具体的善是具体的活动的目的,那个最终的善是所有活动和所有活动所追求的具体善最终指向的那个善。亚里士多德据此从完善性上,如我们在下文中将看到的,区别事物对我们显得善的不同情形:有些事物显得善是因为它是另一个显得更善的事物的手段;有些事物显得善既是因为它自身,同时也是因为另一个比它更完善的事物;有的事物显得善则只是因为它自身,而再不是因为某个比它更完善的事物,而显得善。
c “活动(ἔργον,复数形式ἔργα)”,其动词词干εργέω由动词ἔργω而来,ἔργω也就是名词ἔργον的动词根源词,意义为做、干、工作等。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ἔργον[活动]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运用肉体与灵魂力量的运动,包括人的所有活动及其成果,但尤指辛苦的劳作与制作活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谈运动(κίνησις),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谈人的活动(ἔργον),人的活动包含人的身体运动,又不单纯地是身体运动。“活动”是对亚里士多德的ἔργον的一个笼统而简化的汉译。在英语中,ἔργον常常被翻译为不同的词汇,例如work, function, deed, act, activity, performance, labor,product,等等。巴特莱特(Robert C. Bartlett)与柯林斯(Susan D. Collins)正确地说,ἔργον无法用一个英语词汇来捕获(R.C. Bartlett & S.D. Collins [trans.] Arostotle ’ s Nicomachean Ethics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p.1, n.3)。在汉译中,我们也许需要在根据上下文准确地捕捉ἔργον的确切意义与在亚里士多德语境下大体一致地表达它的意义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因为,如果丢开某种“大体一致”的表达而随意采用不同的词语来翻译ἔργον,人们就会迷失在所使用的多种语词各自的意义中,认为亚里士多德使用的是不同的词语,而偏离他使用的是同一个ἔργον的事实。看起来,凡可能之处,在英语中用activity翻译,在汉语中用“活动”翻译ἔργο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首次在本书中使用了“实现(ἐνέργεια,ἐνέργειαι)”这一术语。“实现”与“能”,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Ⅴ卷第7章、第Ⅵ卷第2章中说,是谈论事物的“是”的一种重要方式。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说明,在作为目的的事物中,有一些是ἐνέργειαι(实现),如幸福;另一些是在实现之外的ἔργα(活动和活动结果),如匠人的制作及其作品。
亚里士多德既联系又对照地使用ἐνέργειαι与ἔργον这对术语,给亚里士多德文本的汉译与解释带来了较大困难。ἐνέργειαι来自动词ἐνεργέω,由前缀ἐν加上εργέω构成。前缀ἐν-表示去—,有加强的含义。格兰特(Grant [1885], I, 422)说,ἐνέργειαι在亚里士多德的严格意义上是人的含目的于自身之中的活动。ἐνέργειαι概念包含了这样的思想:那种内含所为着的目的的活动已经“实现”、完成,那所为着的东西已经“是”,即已经具有那种形式,不再只是“能(潜在地)是”了。因此,“实现”与“能”有基本的区别。在泛义上,奥斯特沃特(M. Ostwald[trans.] Aristotole : Nicomachean Ethics ,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Company, 1962, p.306)说,ἐνέργειαι(实现)是指积极的状态,意义甚至比实践还要广泛。
根据上面谈到ἔργον的相同理由,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贯通到伦理学,ἐνέργειαι译为“实现”比较好。(以往在汉语中通常的译法是“现实”,去本意稍远。)在英语上,ἐνέργειαι在这两种讨论中都可以用en-activity(en-activities)来翻译,以保持译法上的一致性。en-activity(en-activities)虽然是一个硬造的词汇,但是使用它有助于表明en-activity与activity一词的关联,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表明en-这个与古希腊语的相同前缀与activity(activities)之间的联系,这一点也能够揭示这个词的构成性含义。当然,使用en-activity这个生造的英文词语会给读者带来不便,恳请读者原谅。
d 从“但是在那些完善的事物之中也显露出某种区别:……”(1094a4)到此处,亚里士多德讨论在具体活动的目的事物之中的一个重要区别。他阐述了两点。
首先,在这些目的事物中,a)有些是实现,b)另一些是在实现之外的某些活动。
例如,按照亚里士多德,观看是实现,思考是实现。这类目的事物没有其他的参照,我们在观看、在思考,就达到了目的,就实现了那种善。另一类目的事物包含有某些活动,例如减肥的节食,我们要节食才能减肥。
其次,在后一类情形中,那些在实现之外的活动还具有一类目的。例如,建筑劳动所为着的一栋房子。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劳动就比建筑技艺的实现本身能造成那个结果。
e “能力”( δύναμις , δύναμιν),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概念,是他在《形而上学》中界定的“能”的三种本原意义中最原本的一种——在一物“自身中作为另一物的运动变化本原”。
在《形而上学》第Ⅴ卷第12章(1019a15-33),亚里士多德将“本原”意义的“能( δύναμις )”区别于性质意义上的“能……的( δυνατὸν )”和具体意义上的“能……的事物( δυνατὰ )”。他首次界定了“能”的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本原”意义—— a)运动意义的“能力”:“在另一物中或在自身中作为另一物的运动变化本原”;b)“实现”意义的“能”:优美地或依据选择去把这种运动变化本原中向好的运动变化本原完成好的本原;和c)品性意义的“能”:总体上不承受、不易受损或不易被引向坏的变化的运动变化本原。其中,运动意义上的“能力”是最原本的;“实现”意义上的“能”与“品性”意义上的“能”是从运动意义的“能力”发生,但又是区别于它的另外两种本原意义的“能”。(参阅溥林译布伦塔诺《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77—78页。布伦塔诺将《形而上学》第Ⅴ卷第12章对“运动变化”本意的“能力”依据“在另一物中的”与“在自身中作为另一物的”两种界定区分两个本原意义的“能力”,故阐述了四种本原意义的“能”。)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能”的“实现”意义被简称为“实现”,“能”的“品性”意义被简称为“品性”,与运动变化意义上的“能力”相区别。
“能力”是在一事物“自身中”(在灵魂论与伦理学上,是在人“自身中”)“作为另一物的运动变化本原”。在《论灵魂》第Ⅱ卷第3章,亚里士多德区分人的灵魂的“能力”为五种:营养、感觉、欲求、位移、努斯或思想,它们都是在一个人灵魂之中的引起运动变化的本原。在第Ⅱ卷第5章,他讨论了灵魂“能力”的更原本的形式:作为那个事物的“属”或获有那样的质料的意义上的“能力”。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谈到科学、技艺、沉思、推理、考虑、研究这些重要的理智思考能力和创制、实践两种重要的行动能力。例如,在第Ⅰ卷第1—3章,科学、技艺、制作以及泛义的实践,在第Ⅰ卷第8章,在第Ⅱ卷第1章,感觉能力的“获得—运用”被对照于德性的“运用—获得”得到说明;在第Ⅱ卷第5章,“能力”与感受、德性被区分为灵魂中“生成的”三种不同性质状态,“能力”被进一步说明为我们因自然而获有的“能……的”,例如“能被激怒的”这样的生成状态。
亚里士多德把“能”与“实现”作为讨论“是者(事物)”的“是”的重要方式。作为说明人的“是其所是”的基本方式,关于“能”与“实现”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构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基本的理论与方法。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人的“实现”意义上的“能”与“品性”意义上的“能”是比运动意义上的“能力”更重要、更高阶的“能”。亚里士多德把幸福作为“实现”意义的“能”,把德性作为“品性”意义的“能”的最重要的例证来讨论。所以,幸福是“实现”,或“实现”意义的“能力”的“实现”,不是运动意义上的“能力”,也不是“品性”;德性是“品性”上的“能”,不是运动意义上的“能力”。幸福与德性虽然都以“能力”为最终基础,但又不是“能力”。
另一方面,幸福作为“实现”是“德性”所指向的目的,同时是德性所指向的东西的“完成”,是人的最终、最完善意义的“能”。但在伦理德性的范围内,就人的“品性”意义上的“能”是一个人通过实践的习惯而获有了的属于他的灵魂的“品性”而言,德性又是人的最高阶的“能”。这两者间的关系就像“智慧”与“明智”两种理智德性的关系那样:智慧是最高的,是明智所指向的,但明智是“政治学”意义上的主导者。
由于上面所说的这些复杂意义,《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δύναμις一词在英语中常常被不同译者翻译为不同的词汇,例如power, force, potency, potentiality, capacity, faculty,等等,同一个译者也常常在不同上下文中采取不同的词汇来翻译它。但既然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δύναμις 主要是作为在运动意义上的“能力”使用,“实现”意义的“能”与“品性”意义的“能”被亚里士多德刻意区别于运动意义的“能”而直接地用“实现”与“品性”,我在这个文本中将 δύναμις 在英语上译为capacity,在汉语上译为“能力”。但是,我们需要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谈到的“实现”与“品性”都是本原性的“能”的形式,并且这两者是在伦理学上更为重要的“能”。
f 从“但[由于]存在多种实践、技艺和科学,……”(1094a7)到此处,亚里士多德讨论诸多活动的诸多目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他阐述了三点。
首先,既然每一种活动指向某一种目的事物,那么诸多的活动就有诸多的目的事物。例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等等。
其次,在这样一些活动中,有些活动从属于另一种更高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更高的能力就比那些从属的能力更具有主导性质。例如,制作马勒的能力从属于骑术,而骑术又从属于战略和战术,因而战略学主导骑术、马勒制作术,等等。
再次,相应地,一种较高能力指向的目的就比从属的能力指向的目的更值得追求。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战略学所指向的军事胜利作为目的比御马术以及制作马勒的技艺指向的目的更值得追求。因为,较低的目的是因为那个更高的目的而被追求的。
g 从“而在这里,……”(1094a17)到此处,亚里士多德讨论同属于一个较高目的的那些具体实践目的的性质。他表明两点。
首先,在同属于同一个较高目的的那些具体实践目的之中,一种目的是实现本身还是在实现之外的其他某个东西,这并不重要。因为它们都共同地从属于同一个较高目的。
其次,例如在“刚刚提到的那些科学(τῶν λεχθεισῶν ἐπιστημῶν)”(这里的“科学”同样被理解为一种技艺能力)之中,制作马勒和其他马具的技艺,与骑术,作为同属于战略学的目的,并没有实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