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语言研究的乐趣

1955年我报考北大中文系是冲着文学去的,因为觉得文学有意思。可是我们那个年代,大家思想都很单纯——一切服从组织分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理念。入学开始不分专业,文学、汉语两方面的基础课都得学习。1957年第三学年开始分专业(当时叫“专门化”),一般都报文学专业,组织上动员我报汉语专业,说“你年纪轻,学语言容易”(其实汉语专业主要不是学语言)。于是我二话没说就进入了汉语专业学习。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从事现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工作中我逐渐感觉到,研究文学固然有意思,研究语言也非常有意思,而且语言研究有语言研究的另一种乐趣。读者翻阅我的论集会感受到这一点。

本论集共收录我公开发表的论文39篇,大多是有关虚词研究的,少部分是关涉其他语法、修辞研究以及汉语二语教学的。其中《先秦复音词初探》,是我所发表的第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我是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怎么会发表谈论古汉语词汇的文章呢?在教“现代汉语”课的时候,常说“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课堂上老这么说,可是我心里没有底:在古代汉语里双音节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多少双音节词?具体有些什么样的双音节词?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是否相同?我有点 好奇,就想去探究一下。从1977年我就搜集资料,开始着手研究。《先秦复音词初探》正是我探究的成果。先在1980年“中文系‘五四’科学讨论会”上报告,后经王力先生审阅,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分两期发表。

可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文系领导的一个决定让我无法继续研究下去。当时系领导要我为汉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专题课,同时要为中文系外国留学生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现代汉语虚词”专题课。这是全新的课。为了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大量阅读有关虚词的论著、教材和辞书。在阅读过程中,既学习吸收了前人有关虚词研究的成果,同时也让我发现了某些虚词研究方面的分歧意见和存在的问题。我想,我上课不能只是将前人的虚词研究成果和分歧意见摆出来介绍一下就完事,总得说说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就逼着我对现代汉语里一些常用的虚词逐个认真研究。这样,我的研究就转向了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通过研究我还真有一些新的发现。当我在研究中发现新的语言事实,或发现某种新的语言规律的时候;当我用翔实的语言事实、严密的逻辑推理,修正甚至完全纠正前人的某种说法的时候;当我提出一种新的更有解释力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哪怕我的研究从整体看是非常微小的,但对我个人来说就会产生一种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喜悦,就会觉得语言研究其乐无穷。

在研究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有意识地注意从书本上、从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后,不要放过,要用心去思考,去分析研究,寻求满意的答案。如此有心用心,坚持下去,我们就会不断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素养,久而久之,对我们来说,语言研究就不仅是一种责任(为教学,为语言学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是一种乐趣了。而探索的乐趣会促使我们不断深入研究,不断解开谜团,获得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我深深体会到,科学研究靠的就是八个字: 有心用心,勤于思考。 发现问题,要靠这八个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要靠这八个字!研究的乐趣就伴随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zedTgE4KOHAT67nkWoNcEGhXfTDOdhvY/ViuS6mMYic57mtz2rRYKcEK9BR6t0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