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大家熟知的“表示程度高”的程度副词。在词典里,“挺、怪、老”也都有一个表示程度高的义项,一般都直接用“很”来加以注释。如《新华字典》(第12版):
挺 ❸副词,很:~好|~和气。
怪 ❸副词,很,非常:~好的天气|这孩子~ 讨人喜 欢的 。
老 ❷副词,极,很:~早|~远。
《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与之雷同。这样,就会给汉语学习者一种错觉——“很、挺、怪、老”它们作为程度副词时,意思、用法都是一样的。实际并不是这样。
有的时候,确实可以通用。例如:
(1)那被子很厚的。
例(1)中的“很”可以用“挺、怪、老”代替,分别说成例(1′)各句,而意思基本不变:
(1′)那被子挺厚的。
那被子怪厚的。
那被子老厚的。
但是,我们进一步作一些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并不完全相同,无论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所区别。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比较、分析清楚这一组程度副词的异同。
这组程度副词有共同点:第一,从意义上看,都表示程度深,或者说程度高;第二,从用法上看,都不能用于比较,不能用于“比”字句,即使是最常用的“很、挺”也不能。下面的句子都不成立:
(2) * 比较起来,这个房间很/挺干净的。
(3) * 相比之下,他个子很/挺高的。
(4) * 这个孩子比那个孩子很/挺可爱的。
(5) * 那根竹竿比这根竹竿很/挺长的。
如果改成非比较的句子,句子就都能说了,请看:
(2′)这个房间很/挺干净的。
(3′)他个子很/挺高的。
(4′)这个孩子很/挺可爱的。
(5′)那根竹竿很/挺长的。
不能用于比较的句子,是这组程度副词的共同点,因此从王力先生《中国现代语法》开始,将这些程度副词称为“绝对程度副词”。
但是,它们有不同点。不同点在哪里呢?这也可以从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来看。
从意义上来看,它们有下面两点不同:
一是风格色彩不同。“很”,书面语、口语都常用;而“挺、怪、老”,都是口语词,所以在正式文告和政论文中不用“挺、怪、老”这些程度副词。
二是感情色彩不同。“很、挺”不带感情色彩;“怪、老”都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怪”带有亲昵、满意、爱抚、调皮的感情色彩。例如:
(6)这孩子怪机灵的。
(7)他们俩怪亲热的。
(8)这孩子怪招人喜欢的。
(9)怪聪明的一个小姑娘,手也勤,嘴也巧。
(10)奶奶逗着小孙孙说:“宝宝怪臭的,洗洗就香啦!”
有时,表示一种说不出的、没法形容的心理感受,例如:
(11)这么多人,怪难为情的。
(12)别闹得太厉害了,弄得人家新娘子怪不好意思的。
(13)怪说不出口的,你叫我怎么说啊!
(14)心里怪难受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下面的句子都不能用“怪”:
(15) * 敌人怪残酷的。
(16) * 忽然,他的态度变得怪严肃的。
因为例(15)、例(16)都不含有上述“亲昵、满意、爱抚、调皮”的感情色彩。注意,例(16)的“怪严肃的”如果出现在下面的句子里,就可以说了:
(16′)妈妈一边看,一边说:“冬冬平时那么淘气,今天演起老师来,还怪严肃的。”
因为这个句子含有亲昵、满意、爱抚、调皮的感情色彩。
“老”常常带有说话人不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
(17)老远的,不想去了。
(18)老长的胡子,留着干吗?
(19)这靴子老沉的,我不要。
(20)那被子老厚的,热死了。
下面的例子都表示喜爱的或合意的事情,用“老”就不合适:
(21) * 姑娘眼睫毛老长的,十分好看。
(22) * 你看这根绳子老粗的,该合你的意了吧!
现在分析它们在用法上的差异。主要谈以下五个方面:
“很、挺、怪、老”都能修饰形容词,但范围宽窄不同。“很”所能修饰的形容词最宽,一般的形容词都能受它修饰。许多能受“很”修饰的形容词,也能受“挺”修饰。例如:
很可爱~挺可爱 很聪明~挺聪明
很干净~挺干净 很严肃~挺严肃
很普遍~挺普遍 很片面~挺片面
很随便~挺随便 很和气~挺和气
很动人~挺动人 很尖锐~挺尖锐
很难受~挺难受 很卑鄙~挺卑鄙
很帅~挺帅 很大~挺大
很好~挺好 很坏~挺坏
很红~挺红 很浅~挺浅
很轻~挺轻 很远~挺远
但由于“挺”是口语词,所以一些能受“很”修饰的典型的书面语词不能受“挺”修饰。试比较:
很寒冷 * 挺寒冷 很悲愤 * 挺悲愤
很美丽 * 挺美丽 很昌盛 * 挺昌盛
很审慎 * 挺审慎 很迅猛 * 挺迅猛
很肃静 * 挺肃静 很聪颖 * 挺聪颖
“怪”所能修饰的形容词,范围比“挺”还窄。“挺”不能修饰的典型的书面语词,“怪”也不能修饰,例如不说:
很寒冷 * 怪寒冷 很悲愤 * 怪悲愤
很美丽 * 怪美丽 很昌盛 * 怪昌盛
很审慎 * 怪审慎 很迅猛 * 怪迅猛
很肃静 * 怪肃静 很聪颖 * 怪聪颖
除此外,不便于表示亲昵、满意、爱抚、调皮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即便是口语词,也都不能受“怪”的修饰,如不说:
* 怪对的 * 怪坏的 * 怪大的 * 怪近的
* 怪普遍的 * 怪平常的 * 怪随便的 * 怪下流的
“老”能修饰的形容词范围最窄。它只能修饰有限的一部分单音节形容词,而且一般是往大里说的,它不修饰往小里说的形容词。例如:
那路老远的 * 那路老近的
那个子老大的 * 那个子老小的
他胡子老长的 * 他胡子老短的
这被子老厚的 * 这被子老薄的
那针老粗的 * 那针老细的
那箱子老沉的 * 那箱子老轻的
“很、挺、怪”都能修饰动词性成分,例如:
很喜欢 挺喜欢 怪喜欢的
很想 挺想 怪想的
很担心 挺担心 怪担心的
很惦记的 挺惦记的 怪惦记的
很想念 挺想念 怪想念的
“很、挺、怪”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都属于表示心理活动或表示意愿的动词。
“很”和“挺”还能修饰某些述宾结构。例如:
小王很/挺善于学习
这样做很/挺合乎情理
他很/挺觉得不安
这种办法很/挺解决问题
这风景很/挺有诗意
那很/挺花时间的
这些受“很/挺”修饰的述宾结构,其中的动词都不能直接受“很/挺”修饰,我们不能说:
* 很/挺善于
* 很/挺合乎
* 很/挺觉得
* 很/挺解决
* 很/挺有
* 很/挺花
而作为程度副词的“老”不能修饰任何动词性成分。注意:下面例子中修饰动词性成分的“老”都不是程度副词,而是时间副词:
老喜欢开玩笑 老待在家里
老想去玩 儿 老笑
老担心家里的人 他老看着我
“怪”也能修饰少量述宾结构,主要是由动词“有”充任述语的述宾结构,如“怪有意思的、怪有诗意的、怪有眼光的”。
在修饰动词性成分上,“很”还有一个特别的用法,那就是它可以修饰一个“动+数·量·名”这样的述宾结构。例如:
很看了些书 很跑了几趟
很花了一些时间 很找了一阵子
很喝了几杯酒 很看了他几眼
“挺、怪、老”都不具有这种用法。
程度副词跟否定副词“不”连用,有两种格式:
Ⅰ.不+程度副词+形/动。
Ⅱ.程度副词+不+形/动。
先说格式Ⅰ.“不+程度副词+形/动”。
只有“很”能进入这个格式,即只有“很+形/动”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很可爱 不很高兴 不很好看 不很干净
不很远 不很厚 不很轻 不很浅
不很喜欢 不很担心 不很反对 不很支持
“挺”似乎不能直接进入这一格式,除非在“不”后加“是”,说成“不+是+程度副词+形/动”。例如:
* 不挺可爱 * 不挺高兴 * 不挺好看 * 不挺干净
不是挺可爱 不是挺高兴 不是挺好看 不是挺干净
* 不挺远 * 不挺厚 * 不挺轻 * 不挺浅
不是挺远 不是挺厚 不是挺轻 不是挺浅
* 不挺喜欢 * 不挺担心 * 不挺反对 * 不挺支持
不是挺喜欢 不是挺担心 不是挺反对 不挺支持
“怪、老”绝对不能进入这个格式,不说:
* 不怪可爱 * 不怪高兴 * 不怪好看 * 不怪干净
* 不老可爱 * 不老高兴 * 不老好看 * 不老干净
即使加“是”一般也不说。请看:
* 不是怪可爱 * 不是怪高兴 * 不是怪好看 * 不是怪干净
* 不是老可爱 * 不是老高兴 * 不是老好看 * 不是老干净
除非在反问句里才可以这样用。例如:
这孩子不是怪可爱的吗? 他不是怪聪明的吗?
那竹竿不是老长的吗? 这被子不是老厚的吗?
现在说说格式Ⅱ.“程度副词+不+形/动”。
“很”“挺”可以进入这个格式。例如:
很/挺不踏实 很/挺不高兴
很/挺不文明 很/挺不懂事
很/挺不满意 很/挺不喜欢
很/挺不自在 很/挺不顺利
“怪”很少有这种用法,除“怪不好意思的、怪不自在的、怪不耐烦的”外,很难再找到别的例子。我们可以认为“怪不好意思的”“怪不自在的”“怪不耐烦的”已固化为熟语了。
“老”则完全没有这种用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能进入“很/挺+不+形容词”这个格式的形容词是有限制的,换句话说,形容词对“很/挺+不+形容词”格式有选择性。据考察,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只限于:
(一)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例如:
很/挺不虚心 * 很/挺不骄傲
很/挺不坚强 * 很/挺不软弱
很/挺不正确 * 很/挺不错误
很/挺不老实 * 很/挺不狡猾
很/挺不轻松 * 很/挺不沉重
(二)往小里说的量度形容词,一般末尾要带“了”。例如:
你挣的钱很不少了。 * 你挣的钱很不多。
这房子很不低了。 * 这房子很不高了。
你已经很不小了。 * 你已经很不大了。
这根竹竿很不短了。 * 这根竹竿很不长了。
这个坑挖得很不浅了。 * 这个坑挖得很不深了。
“很”“挺”“怪”“老”修饰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时,后面都可以有“的”与之配合。例如:
路很远的,你不要去了。
这孩子挺聪明的。
他们俩怪亲热的。
胡子老长的,还不刮刮!
所不同的是,“很”“挺”“老”不要求后面一定要有“的”与之配合,而“怪”要求必须有“的”与之相配。试比较:
路很远的,你不要去了。
(路很远,你不要去了。)
这孩子挺聪明的,什么事一说就明白。
(这孩子挺聪明,什么事一说就明白。)
他胡子老长的,像个野人似的。
(他胡子老长,像个野人似的。)
她们俩怪亲热的,像一对亲姊妹。
( * 她们俩怪亲热,像一对亲姊妹。)
(原载于《汉语学习》199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