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很不——”补说

“很不+ A”(A表示形容词,下同)是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口语中很常用的格式。例如:

很不干净  很不谦虚  很不热情

很不好看  很不愉快  很不严格

很不熟练  很不积极  很不耐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占据A的位置,出现在“很不——”这个格式里的,例如:

* 很不辛苦 * 很不别扭 * 很不可怜

* 很不利害 * 很不古怪 * 很不小气

* 很不矛盾 * 很不啰唆 * 很不粗暴

那么为什么有的形容词能出现在“很不——”这个格式中,有的不能?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吕叔湘先生曾专门撰文对此作了比较好的解释(《中国语文》)1965年第5期)。这里我们只想从教学的角度再谈些意见。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我们把这个格式教给外国学生时,他们首先希望教员能简单明了地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形容词能进入“很不——”这个格式,什么样的形容词不能进入这个格式。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和要求,我们试着总结了这样三条:

(一)如果形容词有褒贬意义或者有积极、消极意义的差别,那么表示褒义的或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就可以用在“很不——”这个格式里,而表示贬义的或者消极意义的形容词不能用在“很不——”这个格式里。试比较:

很不干净 * 很不肮脏

很不好听 * 很不难听

很不乐观 * 很不悲观

很不积极 * 很不消极

很不热情 * 很不冷淡

很不老实 * 很不狡猾

很不清楚 * 很不模糊

很不虚心 * 很不骄傲

很不坚强 * 很不软弱

很不安全 * 很不危险

很不文明 * 很不野蛮

很不熟悉 * 很不生疏

很不熟 * 很不生

很不便宜 * 很不贵

很不容易 * 很不难

很不走运 * 很不倒霉

很不大方 * 很不小气

很不先进 * 很不落后

以上举的都是成对的。上述规则也适用于不成对的,例如:

很不严格 * 很不可怜

很不爽快 * 很不麻烦

很不一致 * 很不辛苦

很不明显 * 很不别扭

很不彻底 * 很不古怪

很不健康 * 很不疲倦

很不漂亮 * 很不薄弱

很不顺利 * 很不可怕

很不严肃 * 很不冒失

很不愉快 * 很不顽固

很不高兴 * 很不伤心

很不放心 * 很不严重

很不负责 * 很不固执

很不懂事 * 很不利害

很不努力 * 很不悲惨

由表示褒义的或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构成的“很不A”,整个格式有不赞成、不满意或不喜欢的意思。

似乎有例外,例如可以说“很不错”“很不坏”“很不含糊”。其实,这里的“不错”“不坏”“不含糊”已经不是一般的“不+ A”的句法结构了,而是相当于一个词的固定词组了,它们跟作为句法结构的“不错”“不坏”“不含糊”在意义上也不相同了。就拿“很不错”来说,这里的“不错”不是正确的意思,而是好的意思,相当于“正确”意思的“不错”是句法结构,它前面不能再受“很”的修饰,例如:

(1)“这个词是不是拼错了?”

“不错,一点 也不错。”

* 不错,很不错。”)

(2)“那自行车是不是坏的?”

“不坏,一点 也不坏。”

* 不坏,很不坏。)

(3)“这句话的意思有点 含糊。”

“我认为是清楚的,一点 也不含糊。”

* 我认为是清楚的,很不含糊。)

因此,像“很不错”“很不坏”“很不含糊”不宜看作例外。

不过,例外倒也确实存在,那就是一些非常书面语化的形容词,虽然是表示褒义的或积极意义的,但不能用在“很不——”这个格式里。例如我们可以说“很不美”“很不漂亮”,但不说“很不美丽”(“美、漂亮”都是口语词,“美丽”是非常书面语化的词)。再如:

* 很不庄严 * 很不壮丽 * 很不灿烂

* 很不崇高 * 很不宝贵 * 很不敬爱

* 很不甜蜜 * 很不真挚 * 很不珍重

(二)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形容词,是表示量度性质的,例如“多/少”“长/短”等。在这些形容词中,凡表示量小的形容词可以用在“很不——”的格式里,表示量大的形容词则不能用在“很不——”这一格式里。例如:

很不小(了) * 很不大

很不轻(了) * 很不重

很不短(了) * 很不长

很不低(了) * 很不高

很不近(了) * 很不远

很不薄(了) * 很不厚

很不慢(了) * 很不快

很不早(了) * 很不晚

由表示量小的形容词所构成的“很不A”整个格式表示:应该承认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的数量。

这似乎也有例外,例如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我理解得很不深”。其实这里的“深”已不表示量度,而表示深入的意思,含褒义;它的反义词是“肤浅”,含贬义,所以就不能说“很不肤浅”。因此“(理解得)很不深”的说法并不是例外,还是符合上述规律的。

(三)形容词“方、圆、红、白、咸、淡、软、硬、干、湿”以及“奥妙、初步、干燥、高涨、密集”等、都不能用在“很不——”格式里。例如:

* 很不方 * 很不圆

* 很不红 * 很不白

* 很不咸 * 很不淡

* 很不软 * 很不硬

* 很不干 * 很不湿

* 很不奥妙 * 很不初步

* 很不干燥 * 很不高涨

* 很不密集 * 很不悠久

教学实践证明,外国学生根据上述三条,一般都能够掌握和运用“很不——”这个格式。

以上所说,算是对吕先生一文的一点 补充。

(原载于《语言研究与教学》1986年第2期) nZWeZ192PJhYG57cwtXZHBHIh1f2+OmAbeUk2DQ3Pij+onbY1a2LCnkQ5UoSF+j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