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新版学科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区域国别学,本质上是应用型基础研究,是有关外部世界的全领域知识探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知识保障。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界就高度重视探索、认识、理解和记录外部世界,也在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中西交通史中经由文明对话和文明互鉴留下了大量经典文本。晚清以降的中国变革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史充分表明,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汲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智识来源之一。作为认识外部他者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区域国别学在不同时期一直以多样形态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展开。我国的国际角色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自身发展既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的风险考验。在此背景下,国家需要大批会外语、通国别、精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战略传播的区域国别人才和与之对应及匹配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区域国别、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素养和能力指标体系,这为新时代区域国别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推而广之,一个没有扎实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做支撑的国家也不可能跻身于世界舞台中央。基于中国的主体性,遵循文明交流交往交融路径,扎实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为中国最终稳稳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学术支撑和战略人才储备,理应成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政治自觉、学理自觉与文化自觉。
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有一定的历史基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五波发展浪潮,迄今已经建立起主要大国、重点地区、关键小国“全覆盖”的基本格局,产生了大量有关研究对象国和区域的高质量成果,部分代表性作品具有世界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体而言,殖民时期的大英帝国等资本主义列强以及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美国、苏联在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生产领域拥有“先发优势”。不断增长的现实和迫切的需求与我国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供给之间的矛盾与鸿沟,已经成为中国成长为主导性全球大国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实现加速和赶超并与美西方在这一领域展开“思想市场”的战略竞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转型,离不开对外部世界的科学认知。随着“一带一路”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主导议程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区域国别学迎来了升级转型的关键节点。在相当程度上,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有可能为我们突破“中西二分”的思维定势,通过发现更多的“第三方”而成为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进步和升华的精神契机,并在“美美与共”的逻辑上最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地生根创造条件。除了这些宏大目标外,区域国别学的发展还可以为中国人提供客观、理性认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方法,成为促进人的全面成长的持久支撑,为培养新一代身处中国、胸怀天下、格高志远、思想健全的优秀国民输送知识养分。
在此背景下,上海外国语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由作为教育部、上海市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承担上海区域国别研究航母编队旗舰功能、集“资政、咨商、启民、育人”重要任务于一体的高端智库与协同研究平台的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诚邀上海市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主要高校及智库担任研究院理事会常务理事的多学科领军专家组成编委会,在整合多方资源的基础上,创办“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
本文库旨在从由内而外及由外而内两个维度提供全景式、系统性、高水平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通过搭建在与国外已有优秀成果的对话框架,引领相关知识生产的中国主体意识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促进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实现适应时代特征的全面转型并催生一批学术精品,打破西方国家对该领域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垄断或主导,最终促成建构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新区域国别研究范式,生成更高质量、更有针对性、更具前瞻性、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基于这一理念,本文库将通过对主题的设定与内容的把握,为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学者提供“学术公器”,推动建立面向全球的高质量“升级版”区域国别研究成果传播平台,以期实现国内—国际区域国别学成果的“双循环”。
无论在何种语境下,区域国别学毋庸置疑都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界同仁持久的投入、努力与坚守。我们深知区域国别学的学术价值和战略品格,衷心期望本文库各系列专著和译丛的出版,能以各界之不懈努力,成就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人认知外部世界的知识桥梁和增强“四个自信”的文化脊梁。这是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的历史职责所在,也是“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编委会的理想所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编委会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