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艾香已经成为初二的学生。新学期,她再次被选为学习委员,这让她深感无奈。因为学习委员需要频繁地去老师办公室交作业,这会占用她大量的时间。而且,艾香认为自己的成绩并非最佳,她并不想担任这个职位。于是,她去找班主任反映情况,却遭到了班主任的严厉批评,指责她没有责任心,不够积极主动。
在艾香犹豫不决之际,英语老师也安慰她,并告诉她担任学习委员可以锻炼她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听到这里,艾香决定听从英语老师的建议,继续担任学习委员一职。
开学不久后,班级开始选举各科目的课代表。由于艾香的作文写得很好,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文科代表。这个职位相对轻松,只需每周在班会课上与大家分享学习语文的心得。
刘斌则当选为数学课代表。然而,刘斌性格内向,每次上台讲话都会紧张到脸红,说话也会变得结巴。因此,艾香经常借一些课外书籍给他阅读,希望能帮助他提高口才。然而,无论如何努力,刘斌的口才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艾香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另一种方法,她让刘斌每晚对着镜子大声朗读课文。这个新方法果然有效,刘斌的口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不再结巴,能够流畅地说话了。
艾香后来听到刘斌的母亲说,刘斌每晚都会对着镜子读书很长时间,看起来像个疯子。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刘斌在初二时已经能够流利地讲话,而且不再脸红。然而,刘斌的母亲对艾香更加感激和喜爱,而刘斌则变得越来越依赖艾香,如果一天见不到她,他甚至会无心学习。
艾香多次收到曹亮的来信,她也礼貌地回复了几封。曹亮不仅写信,还寄来了一些学习资料和文学书籍。有一次,他在寄来的一本书中夹了一张自己在‘五泉山’拍摄的照片送给艾香。
当刘斌得知此事后,他痛苦不堪,连续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
曹亮自从那次相亲回家被父亲痛打一顿后,他决定前往兰州继续打工,并且再也没有参加过相亲。回到单位后,他开始自学并报考了兰州大学的夜校,可能是受到了艾香的启发和鼓舞。
艾香的父母依旧经常吵架,甚至比以前还要严重,这让艾香感到非常痛苦。她决定常住学校,只有周末才会回家。然而,每次回到家,迎接她的都是父母无尽的争吵声。
英语老师对艾香越来越关心,她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几乎无话不谈。因为她们相处得很好,许多新来的老师和同学都误以为她们是亲姐妹。
艾萌出嫁后,艾香的父亲再没有做酱肉生意,而是开了一家小百货商店。而陈强在升入初中后,对学习失去兴趣,选择回家帮助父亲看守店铺。后来,父亲在家里开设了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加工出来的食品不仅在店内销售,还供应给乡下的小店代销,生意相当红火。
有些邻居看到艾香家的生意如此兴隆,心生嫉妒,便常常在艾香母亲面前挑拨离间,导致母亲与父亲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艾香的母亲听到邻居们的话后,与父亲的争吵愈发激烈。某个周六,当艾香放学回到村庄时,远远地就看到庄子边聚集了一大群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心急如焚地跑回家,却发现父亲和母亲正在院子里扭打在一起。母亲死死抓住父亲的衣服,不肯松手,领子已撕烂了,父亲撕着母亲的头发,互不相让地僵持着。
艾香哭着拉了半天也拉不开,哭着喊:“你们打吧,你们不嫌丢人就打吧。你们出去看看有多少人在看你们的笑话?你们知道陈强为什么对上学失去的兴趣?就是因为你们整天吵架,使他无法静心学习。我也在这个家里活够了,一上课,满脑子都是你们吵架的声音!”艾香说着看父母亲都没有休战的意思,就扇了自己两个耳光,伤心地爬向井窑口,准备掀起井盖上的大石板跳下去。
父亲急忙跑来,一把抱住艾香,严肃地说道:“娃娃,你这是要做什么?要死,也该我死,你才十九岁,正是活人的时候啊!”父亲说着,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艾香看着父亲,比上次为给她转学的事哭得更伤心,心一下就软了,站起来扶起父亲,劝父亲别哭了,把父亲扶进屋子,给父亲倒了杯水,劝了劝,父亲这才止住了哭泣。
艾香舀了盆水,洗了个毛巾递给父亲,又洗了个毛巾,走出院子,递给母亲。母亲看着艾香来劝她,哭得更伤心了。
艾香轻轻地整理着母亲被父亲撕乱的头发,心里一阵难过,艾香哭着劝道:“妈,别哭了,回到屋子躺一会吧,我给咱们做饭。妈,以后别听那些长舌婆的闲话了,没有抓住把柄,别和我爹闹了。你看,我刚回来,庄子边上围了好多人,怎么没有一个人劝劝你们?”
“都谁围着?”母亲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问道。
艾香看着母亲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心疼。她深吸一口气回答道:“左邻右舍全都围着,你以为她们都是好人啊?听了她们的话,咱们这个家非得被搞散了不可!”说完,艾香又拿起毛巾,轻轻地为母亲擦拭着脸上的泪水。
母亲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地流泪,似乎心中有着无尽的悲伤与委屈。
艾香安慰完母亲,就起身走到厨房,和了一些面,并将蔬菜洗净、切好,准备开始做饭。当锅中的水快要烧开的时候,母亲突然站起身来,缓缓地向门外走去。
艾香见状,心中一惊,连忙向刚刚放学回家的妹妹艾菁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跟上去,以防母亲做出什么傻事。
艾菁伸长脖子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小声道:“没事,妈可能是要去上厕所吧。”
听到这话,艾香才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担心地望着门外。
陈志强多门外走进来,一脸愤怒地说:“这两个老家伙又闹起来了,都快抱孙子的人了还这么不懂事。爹呢?”
艾香轻声回答道:“在堂屋子里,你去看看,给他找件干净的衣服换上。”
艾菁忍不住踹了陈志强一脚,瞪大了眼睛责备道:“你这二杆子货,怎么能这么说自己的父母呢?”
“当大不正,猪狗都不敬。我这么说怎么了?”陈志强涨红了脸,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充满了不满和愤怒。
艾香生气地挥挥手,不耐烦地说:“去,去,出去!还嫌丢人不够吗?一回来就拌嘴,真是烦死了。”她的脸色变得阴沉,眼神中透露出对弟弟妹妹的失望。
陈志强生气地转身向门外走去,脚步沉重而急促。艾香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烦恼和无奈。她默默地叹了口气,然后走到灶火前坐下,继续烧锅做饭。
艾菁静静地坐在一旁,目睹着这一切。她知道家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她也无法改变什么。
不久后,饭就做好了。父亲默默地坐在桌前,只吃了一点点饭菜,似乎心情不佳。而母亲则一口都没吃,她的脸上依然挂着生气的神情。
艾香无奈地收拾好碗筷,将餐桌整理干净。她决定带着陈志强和艾菁一起写作业,希望能缓解一下紧张的氛围。
晚上,艾香开始忙碌地为自己发面,准备第二天烙饼。
母亲走过来说道:“多放些白面发吧。”
艾香听了,却只是舀了一碗白面,又舀了两碗红面。她心里明白,家里的白面不多了,不能随意挥霍。
第二天中午饭后,艾香开始给自己烙饼。母亲在旁边提醒道:“把面饼擀小一点,少烙几个。等吃完了,我再给你烙好,让陈强给你送到学校去。”
艾香听着母亲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感激哽咽着地说道:“妈,我去上学后,您不要再和爹吵架了,那些长舌妇说的话不要轻信。您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千万不能生气啊。要是让姐姐知道了,她肯定会担心的。”
母亲微微一笑,温柔地回答道:“快去烙饼吧,别耽误上学时间了。等将来我们有钱了,一定给你买一辆自行车,这样你就不用住校了,可以每天回家。老是在你英语老师那吃饭也不太方便,毕竟人家也要结婚了。等有机会的时候,邀请她来咱们家里做客,我亲自包顿饺子给她吃。”
艾香还是第一次听到母亲如此温和地跟自己说话,心里充满了感动。她一边流着泪,一边默默地烙好了饼。临出门前,她还不忘叮嘱母亲要照顾好自己,并告诉父亲不要与母亲争吵。然后,她匆匆忙忙赶到学校。
当艾香走进教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许多同学。她赶紧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这时,自习课的铃声正好响起。
刘斌假装问英语,在纸上写道: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才来?你又哭过了?
艾香看到后,忙写道:没事,完了再给你说,快去学习,小心班主任看见处分你……
同桌也看出艾香哭过了,也写了个纸条:姐姐,怎么了?听妹妹一句话,不要把家里的情绪带到学校来,这样不好,懂吗?
艾香扭头对同桌小声说:“谢谢!没事,有点感冒。”同桌很疑惑,但还是没多问。
晚上,艾香躺在宿舍里,一直在想着父母打架的事,也回味着临走时,母亲给她说的话。从艾香记事起,这是母亲给她说的最温柔的一次话。艾香闭上眼睛,抱着被子,感觉就像躺在母亲的怀里,沉稳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