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法篇

在整个《黄帝内经》系统里,古人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在有脏腑、外在连着四肢百骸的系统,将内在的五脏六腑跟外在的四肢百骸联系在一起的路径就是经脉。所以,传统针灸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藏象学说,另一个是经络学说。

中医的藏象跟西医的脏器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是把有形的脏器和无形的藏象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东方的思维。比如肾,西医中的“kidney”只是泌尿系统中的一个器官,但在中医体系里,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生长发育、生殖、人体水液代谢……把“kidney”翻译为“肾”,这种翻译给后人造成了很多的误会。

古人在解释藏象系统的时候,用的说理工具是阴阳五行。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阴阳五行可以用来解释世间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可以解释五脏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这里面的五行生克制化,非常复杂。

针灸专业大学5年本科要学很多东西。首先,要学一本《中医基础理论》,把中医体系最基本的理论学清楚,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藏象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学完《中医基础理论》后,还得学一本《经络学》,让你知道经络怎么循行的;学一本《腧穴学》,让你了解十二条经络上三百多个穴位是怎么分布的;还要学一本《刺法灸法学》,让你学会如何去针刺;还有《针灸治疗学》等,非常复杂。针灸传承几千年以来,我们大概都是沿着这条范式去传承的,这就是传统针灸的现状。

那么,困境是什么呢?很多针灸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不会看病,甚至做了10年的临床,临床疗效仍然与预期相差很大。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反省自己对传统针灸是否领悟得不够深刻,如果他是做这样一种反省,接下来肯定会重新去读《黄帝内经》,重新去理解中医的经典,然后再走出来,这个过程可能挺漫长的,临床技术进展也比较缓慢。因为照着做虽然有一些患者效果不好,但总有一些患者效果好,特别是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基本上是不会缺患者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就放弃了这种努力。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这个我不作评价,但是我觉得,传统针灸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个穴位、不同的穴位配合不同的针法,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在《黄帝内经》这个体系里面,有很多完美的逻辑,比如经络十二条、穴位三百六十个。但是,我们追溯《黄帝内经》之前更古老的文献,会发现一开始并不是这样,之前经络没有十二条,穴位也没有三百六十个,经过后世慢慢完善,才给它凑成的。我们古人做学问,喜欢观天察地放在人身上,比如一年有十二个月,那么当发现人体只有十一条经络的时候,觉得这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就一定要找到第十二条经络给补足,手三阴、手三阳六条,足三阴、足三阳六条。一年有三百六十多天,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有三百六十多个穴位?在《黄帝内经》那个时代,穴位只有一百多个,不到两百个,古人觉得不够完美,后面不断地发展,凑够了三百六十多个穴位。

我们国家曾经用了很多年的时间,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做过一个重大课题,就是研究经络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想通过现代各种技术手段去找到这十二条经络,看看这十二经络体表循行线的下面和内脏循行线的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解剖结构,但是却没有被现代医学所发现,一旦找到了,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不过,这个课题研究也有它的意义,排除了经络是一个未被发现的结构。经过这个事,学界现在公认, 经络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

所以,古人用十二条经络、三百六十个穴位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法天则地。给我们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假如你把古人展现给我们的规矩当成唯一真理,那就误会了。我觉得这是传统针灸的一个巨大的困境,而我传达给大家的极简针灸,不见得有那么丰富的理论,甚至可以不管经络穴位,完全用圆机活法的方式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我想对大家会有启发的。 udh3YE9ZYqllFCM4fjDGTwSAUqmYrmLfX7/h3cgss4fruglAuyLpQfHPZb1ycqP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