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为职业转型做准备,有的人只会想到修改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或者考取资格证书。但是仅靠这些并不能实现职业转型。这里我想引入一个重要的观点—— 过去经验的不经意串联,有时候能为未来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职业生涯,即借助工作经验来实现职业转型。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将这一观点表达为“Connect The Dots”。他在2005年6月12日举行的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曾提到过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经常被误读。为了避免大家产生误解,接下来我会做具体说明。
这句话并不是告诉大家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以备将来使用”,也不是说让我们提前考取资格证,以备不时之需。他要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乔布斯在演讲中说:“虽然你现在可能看不见未来,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 当你蓦然回首时,会发现这个‘未来’便是你曾经所走过的点点滴滴,你的所作所为。”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提前预知什么样的经验会对未来有所帮助(什么样的点滴会连接到一起)。所以,不要执着未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
要坚信自己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铺路,专心做好眼前事,努力工作,
这才是“Connect The Dots”的真正含义。乔布斯自己过去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从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正因为有这些经验(Dots)的积累,他才会“Connect The Dots”,创造出“iPhone”。以下是我摘录的部分演讲内容
。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虽然你现在可能看不见未来,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你蓦然回首时,会发现这个“未来”便是你曾经所走过的点点滴滴,你的所作所为。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点点滴滴都会在未来以某种形式串联起来。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不管是什么——直觉、命运、人生、因果报应等,一切都可以。
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s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ould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因为相信这些点滴的串联能为未来开辟道路,这种信念能给予我们忠于自我的信心。即便你的选择和大多数人不同,你也无所畏惧,充满自信。不仅如此,它还会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大家 现在认真工作的经验也属于“Dots”。 只不过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埋头工作,而是应该对自己的经验加以分析,有意识地为后面将要讲到的“人生转型”积累必要的资本,这对职业转型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环节。如此一来,大家就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Dots”完成“Connect The Dots”的动作,从而为职业生涯带来全新的可能性。我本人也曾有过“Connect The Dots”的经历。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发现,虽然我的职业生涯看似单调,但也并非一直固定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每换一次工作,我的业务范围或者职位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我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市场营销公司工作。在调研部门工作了半年后,便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新业务部门。在调研部门工作期间,我掌握了数据分析和制作资料等技能,同时也从公司前辈那里学到了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此外,通过在新业务部门工作的两年时间,我对项目的统筹规划、推动新业务发展的总流程等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像这种经验方面的积累,与其说是在为转职做准备,倒不如说是适应当时工作的必然结果。不过也多亏了有这些经历,我顺利转职到了第二家公司。第二家公司十分欣赏我在第一家公司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在新业务部门时获得的经验。
第二家公司是一家为休闲设施提供预约系统的风投企业。这家公司为了开拓新业务,决定成立一家子公司,希望聘请我做子公司的董事会总经理。虽然我从没想到过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经营者,但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于是便欣然接受。正因为我在第一家公司 积累了新业务的相关经验(Dots),才开拓出了新的可能。 这个瞬间让我彻底体会到了“Connect The Dots”的含义。
我从经营这家子公司(第三家公司)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也让我认识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依靠单方面地下指令并不能让员工好好工作。如果指令与他们的设想不符,他们就不会认可。他们不认可,便不会满怀热情地对待工作。
要想和员工建立信赖关系,改变他们的行动和态度,沟通交流不可或缺。另外,当时在风投企业工作的优秀年轻人才非常少。出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才都会选择去系统机制更加完善的大企业工作。如果能有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选择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事业,整个社会应该会变得更有活力,也更加有趣吧,这也是我成为风投企业的经营者后的一个感受。 类似这样的问题意识和俯瞰全局的视角也算是一种经验积累(Dots)。
第四家公司是人才方面的企业。作为一名经营者,我在意识到某些问题后,选择离开自己的公司,成了一名职业顾问。我告诉很多年轻的优秀人才,风投企业完全可以作为他们的就职选项。正因为我曾经是一名经营者,拥有“人才相关的问题意识”和“交流经验”,我才能开拓这种可能性。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Connect The Dots”。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学生交流找工作、职业发展等相关问题,过程中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渐渐对从没有尝试过的自由职业者产生了兴趣。这种发现自己兴趣所在的 “自我理解”也算是一种经验的积累(Dots)。 经过一番“自我理解”之后,我选择自立门户,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不管是作为经营者,还是职业顾问,我都在其中积累了沟通交流的相关经验,得益于此,我才拥有了新的身份——讨论伙伴,即与人探讨问题的对象。
回顾起来,我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Connect The Dots”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工作积累的经验仿佛念珠一般,慢慢地串联在一起。最重要的是 要认真对待眼前的工作,对自己的经验加以分析,有意识地为后面将要讲到的“人生转型”积累必要的资本。 过去的经验积累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职业可能性,而在新的职业中,我们又将会积累更多的经验。如此往复循环、不断积累,不管我们身处哪个年龄段,都能拥有进行职业转型的资本,选择全新的职业未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如今人生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个规则,职业转型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不仅如此,要想实现职业转型,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经验的连锁反应也不可或缺。不过在职业转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偶然性”。
偶然性会给我们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大影响。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克朗伯兹(John D.Krumboltz)(当时的职称)等人曾在1999年提出了一个职业理论,名为“有计划的偶然性理论”,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项研究显示, 个人职业生涯八成取决于意想不到的偶然性。
以公司职员为例。一名公司职员,被分配到什么样的部门,和什么样的上司一起工作,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凭他的意愿决定。另外,无论他的业绩有多好,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工作评价,既不能晋升,也无法按照自己理想的工作方式来工作,而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他的兴趣、关注的领域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虽然这个例子是在讨论公司职员,但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也同样如此。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与工作伙伴之间关系的变化等偶然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也会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自己也有过做公司职员、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的经历,所以对“个人职业生涯八成取决于意想不到的偶然性”深有体会。在我经历“公司职员→公司职员→经营者→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中,可以说在每个职业转型的节点上,都有偶然性在发挥作用(就我个人而言,对我影响最大的偶然性是与人的相遇)。
但是,有计划的偶然性理论并不是告诉我们“职业生涯是由偶然性决定的,所以顺其自然就好”。假如真是这样,直接命名为“偶然性理论”还更准确。但它的意思并非如此,而是主张我们应该 有计划地把偶然性变为自己的伙伴 ,所以才被命名为“有计划的偶然性理论”。具体是指什么意思呢?偶然性产生的作用不固定,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我们不知道它究竟会偏向哪一方,毕竟它可是偶然性。不过,如果我们能选择趋于积极一方的偶然性,避开趋于消极一方的偶然性,那它就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比如说,我们同时收到了两场酒会的邀请,这两场酒会都在同一天举办。其中一场去的都是我们的熟人,而另一场去的都是平常没有什么机会见到的人。无论是哪一场酒会,我们都无法预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偶然情况。但是,显然后者会更容易发生积极偶然性事件。我们很可能会在那里邂逅一些新的友人,或者有些新的发现。由此可以看出,“有计划的偶然性”主张大家采取更有可能发生积极偶然性事件的行动。
具体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会更容易发生积极的偶然性事件呢?克朗伯兹教授表示:“幸运绝非偶然!”他认为,采取的行动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这一点非常重要。
就像刚才两个酒会的例子一样,总之先抱着对陌生场合和新机遇的好奇心去参加一下。总是和熟悉的人待在熟悉的地方,很难会发生积极的偶然性事件。
即便我们凭借好奇心开始进行新的尝试,也不代表马上就会遇到偶然性事件。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一段时间后,便能了解其中的乐趣,掌握一定的技能,建立起人脉网。
如果心态过于悲观,就算怀有好奇心也无法遇到新的机会。只有心态足够乐观,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才能拥抱新的变化,甚至欣然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变化。
一旦开始就应该坚持到底——这种近乎执念的想法会限制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错过眼前的变化和机会。持续性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灵活性。灵活性可以帮助我们适应各种变化和机会。
在新的机会和变化面前,凭借以前的经验做出的推测——“这样做就会发展成那样”——将全部失效。尤其机会越大,我们越不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无法预测的情况下,敢于挑战风险的冒险精神必不可少。
以上五个特征会将有计划的积极偶然性事件吸引到我们身边。虽然这是20多年前提出的理论,但我认为在当今社会仍然有效。要想开拓新事业, 不仅需要通过工作积累经验,还需要将偶然性变为自己的伙伴。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似乎变得更加宽广了。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而且,在COVID-19的影响下,虽然远程会面、线上活动有所增加,但也有人担心大家闲聊的机会因此而减少。闲聊中蕴含着偶然性,可如今聊天慢慢转为线上,人们聚在一起“东拉西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此看来,在当今这个时代,有计划的偶然性理论似乎变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