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三五环”是我转型过程中的副业之一,我在“三五环”的第34期聊到了享受生活的随机性。虽说年龄不算大(工作十年左右),但由于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完整周期,所以我既有创业、拿了上亿融资“挥金如土”的过往,也有在大厂的铁板规则和缝隙中求生存的经验,更经历过很多次对职业成长迷茫、痛苦和难过的时刻。看着身边来来往往成千上万的“人生样本”,我的结论是:这个世界是充满随机性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无尽的随机性中放松、享受。
之所以说世界是充满随机性的,是因为这世界变化的节奏和去向从来都是无法预测的。真正准确的预测只出现在科幻小说里。而任何社会的要素变迁,哪怕一粒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座山。这几点在《换一条赛道,变现(个人版)》这本书中均有论述。
从世俗意义上来看,商业的成功,亦即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翻看改革开放后的商业历史,以及历史中围绕人的商业故事,你会发现,在勤奋、智慧和创业精神外,随机性仍然是这艘大船的第一掌舵人。
拿我更熟悉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举例。我身边很多成功的高管前辈、高薪的朋友,回顾往昔,大都是以“我也没想到”和“当时做了不得已的选择”来开头的。当然,不能否定他们的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他们顺势而为积累的经验使得他们没有被甩出来。只是,究竟是浪潮更重要,还是抓住浪的能力更重要,那就仁者见仁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法避免的是,我们面临的就是一个充满黑天鹅的环境。有的朋友在蒸蒸日上的互联网教育行业,突然行业就没了;有的朋友在做欣欣向荣的密室和剧本杀生意,转眼也被疫情搞垮了。去年还很知名的APP,今年已经宣布团队原地解散;去年还说要负责一块业务的大厂职业经理人,今年就业务调整被裁员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片土地上的职业里,铁饭碗是最受欢迎的。在黑天鹅丛生的环境中,铁饭碗虽然经常被提到、经常被拿来形容很多行业,但都陆续被证伪——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铁饭碗。哪怕是公务员、外企的工作,都要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变化发生的时候,能乘风破浪的毕竟还是少数。我自己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关心的还是如何在变化中生存。当更好的生存方式是所谓的职业转型时,我们就要规避掉学生思维里残存的老老实实上班的妄念,去调整心态,投入到新的事情中去。
看到过一个说法,对一个人有决定性影响的事情,一生中可能只会出现2~3次。之前在滴滴工作的时候,我的导师也是互联网的早期先驱,俞军老师也提到过,他的数字是7次。不管具体是几次(理论上也无法统计),这个次数普遍认知是很少的。
而对于大部分日常生活里细碎的决策,哪怕是这个季度的工作汇报、今年的晋升答辩,其实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它们会让你迟半年、一年得到本来的结果,但不会有质的变化。
真正的大决策,拿我朋友们的例子,可能是这样的:
·当2016年有机会加入字节跳动的时候,会不会加入;
·当2015年有机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买一间房子的时候,会不会贷款买入;
·当2018年有机会全职做B站自媒体的时候,会不会试一下;
·当2014年有机会投入全民热议的O2O创业时,愿不愿意放弃稳定的工作;
……
很难说在当时只要做这件事,如今就能获得更好的转型机会、更多的财富,因为毕竟还有很多负面的例子。但可以说,要想实现真正飞跃式的转型和跨越,我们特别需要依赖这些选择。它们不是充要条件,但肯定是必要条件。《换一条赛道,变现(个人版)》中也提到了这种理念——影响我们的决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们需要的是积累与把握偶然性。
这本书在积累和偶然性方面的论述,让我很受启发。后面讲的诸多故事,也很有意思。这些都是对我所说这些的展开,虽然远在国外,但社会历程像平行宇宙一般,都是这一代青年人要关注并且接受的。
不过,我并不建议把这本书当成成功学著作使用。这世上并不存在成功学,我们能从他人那收获的,其实是认知和思考,不可能收获一套工具,确保我们成功。
对于大多数人的转型而言,对自己的认知、对环境的判断和最终对接下来人生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模仿和复制已经成功的他人的路径,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奏效。
像本书中提到的有关社区建设的大量内容,就并非是适合大多数人的“事情”。但同时,这样的故事又很有意义。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展示,让我们知道:哦,原来还能这样做,原来我可以这样选择。
如果只知道在大厂打工这一种可能性,那人生不大可能有第二条路;如果知道三四种可能性,那就有了选择;如果知道更多的可能性,也许就能找到对自己而言最优的那个选择了。就像浪潮来临的时候,你未必是抓到最大的那个浪的人,但至少不是被浪掀翻的那个人。
我从大厂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岗位离职之后,目前在同时做好几件事:既有自媒体、内容创作,又有正在雏形中的消费品牌,还有一些零碎的观察和尝试,例如开书店。
很难说我已经转型成功了,恰恰相反,我的前路也充满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我也在探索未知。只是,与以往创业不同的是,我如今很享受这种世界的随机性。它的确带来很多糟糕的反馈,带来很多挫败感和焦虑,但同时,它也能带来很多可能性,让我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获得更多的兴奋点。
这才是生活的意义吧。也愿你能从本书中得到这样的体会,享受世界的随机性。
刘飞
播客“三五环”主理人
前互联网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