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注释:一个关键入门概念探讨:
不作翻译,为的是保护慧命,不受伤害,但其中有一个概念要清楚,才会正确理解其中心思想,顺利打开《阴符经》大门,入里揽胜。这就是天之五贼的理解,今试着粗解以下,这只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之内的见解,实际上应是万事万物中都有五贼在发生作用,如古《易》中的三才四象一样,无所不在。因此,不要以此解为依据,这只是提个醒,指个方向而矣。
《阴符经》爰有奇器,是老子的本体道的理解。即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阴符经》规律道既是五贼:
五贼,五种隐蔽的规律,《阴符经》太公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古人称之贼,今人称之为德。”太公曰:一贼命,次贼物,三贼时,四贼功,五贼神。贼命以—消天下,用之以味。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贼时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贼功以一恩天下,用之以怨,贼神以一验天下,用之以大小。
一贼命:爰有奇器,是生万象。
二贼物: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三贼时: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四贼功: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五贼神: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道德经》既是规律道五德:
(1)贼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2)贼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贼时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4)贼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5)贼神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像,是谓恍惚。
《阴符经》方法道既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出焉,神明生焉!《道德经》方法道就是:第二篇法道。
1.贼命——资源就是命根,资源是相互的,是对立统一的。指万物之所以有生机或生命力是因为道的运转的作用,道通过万物相食相养的食物链关系,来实现发展和归源,从而实现循环利用的关系,否则,仅有发展而不还原就会垃圾成山,最终会耗尽所有的资源,那时发展也就停滞不前了,所以讲是“以一消天下”。食物链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不在于物种间形体的大小,而在于物种秉承的“元气”不同,也就是“禽之制在气”。人长寿重在养气,社会长治久安重在积德。
2.贼物——资源是有差异性的,《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异同,可以从“有无”来认识万物的差别性,正因为有区别,作用不同,才会交流,也才会产生利益,称为“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属于资源流通问题,资源流通是社会活力的根源。
3.贼时——资源丰减是有规律性的,指阴阳循环不息、往复不绝上,如天地四季循环,万物生住坏灭循环,用在社会上则指兴衰更替上,属于“道”周行不殆运转轨迹的体现,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它的作用之外,因此,称为“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属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综合发展的问题。
4.贼功——前面三项说明资源是需要管理的,指公私或讲管理手段,天之至私,用之至公。阳光雨露,夫莫之令而自均,但具体到物种不同,天时、地利条件不同,道所付与的多少又不一样,因而同一种作物生长情况也会各异,就是因为道的调节作用的结果。也因而称为“以一恩天下”却“用之以怨”。在社会中则为制度或赏罚标准,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怨”的程度如何。或讲合理程度、满意程度如何等内容,也就是和谐、减少差距的问题。
5.贼神——指阴阳的运转规律,或内在属性,存在一切万物中,是背后起作用的本质原因,用在社会则指民心的向背问题,表现为消长,也就是小大,贼神一发生变化,意味着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如社会来讲就是改朝换代之时,贼神以一验天下,用之以大小。因此,贼神是检验的标准,也是资源分配的标准。
如上粗解可知,鬼谷子讲“天之五贼,莫若贼神”之意了。其实本文第一章开篇就讲了天之五贼了,只不过太简捷,不易区分。好了,有这些作为提醒,相信走入《阴符》大智之中,当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