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会讲到很多故事,故事的中心是古代女性与她们的家庭,主题是她们拯救亲人时遭遇的险境,尤其是那些无一例外的至暗时刻与昙花一现般的绝处逢生。
了解故事之前,请先跟我一起来看看她们的“沉默”。
与千篇一律的“孝”之主题相比,充斥救父一类故事的,其实还包括她们多样的沉默:历史上,救父故事里的她们,或隐姓埋名,或功成身死,相比她们动用以情动人、以命换命等“绝望招数”所甘冒的巨大风险,古人书写此类故事的惯常,是着重交代开头和结尾,对她们的历险过程,则以“倍速”“快进”完成。
《沉默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在关于“沉默的习得与纪律”中讲道,在许多群体内部,沉默是权力的工具:“拒绝听到和看见他人,阻止其留下踪迹,即将其判为一种虚无的形式。”史家对救父故事的扼要表述和其中的沉默部分,有时是源于可掌握的材料不足,有时则是记录者根本无意于此,像是一种“结构性的看不见”。无论如何,如今供我们思索的,不仅是救父者的美德,还有那些沉甸甸的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