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的不断深入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看到了品牌的魅力。因此,许多企业纷纷立志要做大品牌乃至世界品牌。
品牌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品牌的成功也不是某一方面的成功,是整体的成功。对于国内品牌来说,那种单纯的依靠广告和炒作曝光而建立品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品牌文化已成为促使品牌之鹰展翅翱翔的动力,有了它,品牌才能打破消费的壁垒,进入千家万户。
温室中的花朵虽然娇艳,但却经不起任何突来的风雨;躲在雄鹰翅膀下的雏鹰,也永远无法领略飞翔的自由。同样,品牌文化也是如此,只有敢于创新和突破,才能有所发展。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蜕掉,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危险,但也为自己将来发展得更好而做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结果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龙虾与寄居蟹的故事,开启了我们对品牌文化的全新思考。
其实,品牌文化就像故事中的那只寄居蟹,如果只是一味的固步自封,让自己始终处于一个看似安全的区域,结果必然是因不思进取而惨遭淘汰。因此,品牌文化的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品牌不被淘汰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也是中国的品牌走出国门,在世界引起反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良好的品牌文化是很难打入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的。
美国GEC通用电气每年对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的投入达10亿美金,德国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强调,经济和文化是同一个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发展水平是表面现象,其背后一定是文化力的支撑。
国家的富强靠品牌。哪个国家的品牌越高,哪个国家就越富强。“一瓶水征服全世界”,指的是可口可乐,有人说可口可乐主要靠神秘的配方,这只是增加神秘感的面纱,是不真实的,常喝可乐的人都很难分辨出其他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口感和味道有什么本质区别。其真正的区别是品牌文化。同质时代的产品竞争,背后的文化是十分关键的,可口可乐的战略并不是在研究秘方上面投入巨大,而是它背后的文化建设已经远远领先于国内企业。时至今日,品牌间的竞争已转变为文化的竞争,忽视文化的力量,品牌必然会失去市场的优势,从而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我们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近些年来,中国的文化却遭到了韩流的冲击,以致国内很多人认为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对其进行盲目的崇拜。那么,韩国是怎样对中国造成影响的呢?众所周知,韩国以“文化”立国,以电视剧为龙头,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掀起了一股势头强劲的“韩流”。韩流的成功对我们发展本国文化产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试问在一个每年出产电视剧达万集的生产大国,何以会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去容纳他国的影像制品?我们不得不对此引起警惕。在现在的中国,韩流已成为一种品牌,对中国本国文化和品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品牌”是最为重要的。这就像在中国听帕瓦罗蒂演唱会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在唱什么,甚至根本不懂得音乐,但“帕瓦罗蒂”本身就是品牌,就是卖点,其演唱内容已经不是特别重要。在很多人看来,能与这样的品牌产生联系,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在中国,有很多外来的品牌,这些品牌都是以文化为背景,走入中国市场,比如说,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等,都是品牌文化运作的结果。因此,中国的品牌也应将品牌文化注重起来,突破自身,走出国门,让我们国家的品牌在他国家大放异彩。可以说,品牌文化是品牌走向世界的通道,有了它,才能让中国的品牌被世界了解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