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优越与否绝对不是光凭嘴上功夫就能展现的,如果你真的够好,不用你自己说,别人也会看得出你的好。
俗话说得好,最响的瓶子,装的往往只有半瓶水。而最自以为是的人,会的通常也只是一些皮毛。他们看似什么都知道,可就是没有听过“献丑不如藏拙”这句话!
莎士比亚曾说:“骄傲自大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他一味地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会浮夸失实,到头来却只是事事落空而已。”
要让一个夜郎自大的人看清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对他卑躬屈膝,只会助长他的气焰。
有一个秀才借住在寺庙中读书,他骄傲地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因此常找一些机会和赵州禅师抬杠。
“禅师,我佛慈悲,向来不愿意违背众生所求,是不是真的?”秀才问道。
赵州禅师不疑有诈地回答:“是的。”
秀才狡黠地进一步说:“那么,如果我想要您手上的拐杖,你应该不会吝啬而违背我的要求吧?”
“我怎么能给你呢?君子不夺人之所好。你读了这么多书,难道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秀才自知理亏,但仍不服气地强辩道:“我不是君子。”
禅师正色说:“那我也不是佛。”
秀才受了一肚子窝囊气,自然不肯善罢甘休。隔了几天,当他坐在大厅里休息时,赵州禅师从他身旁走过,而秀才竟然不理不睬。
禅师有些生气地教训他:“年轻人看到长者过来,怎么不知道站起来?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啊!”
自认为很通晓禅机的秀才说:“我坐着行礼,就等于站起来行礼。”
赵州禅师听了没有加以反驳,他忽然伸出手,重重地打了秀才一巴掌。
秀才被突如其来的一掌吓倒,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接着捂着自己的脸怒喊道:“你凭什么打我?”
只见赵州禅师双手合十,然后说道:“既然你坐着如同站着,那么我打你就如同没打你。”
说完之后,赵州禅师缓缓转身走开了,大厅里只留下了为自己自作聪明而感到懊悔不已的秀才。
富兰克林曾说:“争辩是两个人玩的游戏,然而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没有任何一方曾经赢过。”如果只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就算把别人批评得遍体鳞伤,让对方哑口无言,也不能够代表你处处都比他优越,不是吗?充其量也不过说明了你“好辩”、“口才好”、“能言善道”而已,但是却更加证明了你“小气”、“没口德”、“斤斤计较”……等负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