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

初秋的一个早上,一群行人在十字路口焦急地等待对面的红绿灯,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背着书包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这时一位年轻的母亲骑着电动车载着孩子,倏地一下从小女孩面前飞驰而来,电动车与小女孩毫厘之差,小女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电动车吓了一跳,险些摔倒。

年轻的母亲作何反应呢?道歉?询问?送女孩过马路?……都没有。

年轻的母亲用一只脚撑着地,立定之后。她的表情从宁静瞬间变得狰狞,接下来就是一串流利的教训,总之,小女孩千不对万不对,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小女孩成了她的阻碍,她今天的霉运,完全是因为小女孩的出现。

教训完小女孩,年轻母亲回转身,眼神从凶神恶煞倏忽变得和蔼可亲,她温柔地询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被吓到。孩子轻轻摇头。放心之后,年轻母亲恶狠狠地丢下一句:“以后注意点,真是没教养!”

小女孩低着头,怯怯地听着,泪水在眼眶中一圈圈地打转。待年轻母亲骑车扬长而去,小女孩惊疑地望着斑马线上流动的行人,定定地立在那里,她始终也理解不了,年轻母亲所谓的教养到底是什么。

教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的体现。生活中,我们常用“没教养”形容那些品行恶劣的孩子,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呢?真的是个有教养的人吗?故事中年轻母亲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给我们深思的。也许,那位母亲也没少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用行动去感染孩子。

教养是家长对孩子教育情况的一种体现。现在一些父母在教子方面已进入了一个误区——重于言传,不去身教;只要求孩子怎样,不自律自己如何。所以,当孩子作出一些缺乏教养的举止行为时,家长不能一味的责怪和抱怨,要先检讨自身,重新改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观点和理念。

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把瓜子皮随手丢在地上。有的家长在公交车上吃完零食后,将橘子皮、食品包装袋等随手丢出车窗外。这种看似寻常的小事,其实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坦率地说,孩子缺乏教养的行为来自于父母们自身。孩子的教养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一个缺乏教养的父母又如何能教育出有教养的孩子呢?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受到他人欢迎的人,你就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家长,用行动来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有一天,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和他的孙子一起骑马外出。

路上,有一个奴隶向他们脱帽鞠躬,杰斐逊礼貌地脱帽还礼,但他的孙子把头扬得高高的,不理睬这黑人。

“您怎么会跟一个奴隶打招呼呢?”孙子不解地问。在他的印象里,奴隶就是奴隶,怎么可以跟总统打招呼。而身为总统的爷爷居然还还礼了!

杰斐逊听了孙子的话很生气,他对孙子说:“你怎么能够让一个奴隶比你有教养得多呢?”

杰斐逊用实际行动给自己的孙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改变孩子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自己的行为。所谓“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虽令而不从”。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空话上,一定要以身作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但在严格要求子女的同时,也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父母们说:“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醉酒,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总之,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要记得以身作则,为孩子作一个榜样,那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ARiwFQ7TZ3ixc95DvlOWeXMV1IrlX7ZSO0PFVoXQ6Wf1mbTIBjHmoE4LaQizMA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