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没教养,便是家长失职

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孩子缺乏教养的行为:有的孩子总是给别人制造麻烦,任意破坏东西,用力捶打门,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去别人家里做客,为所欲为、翻箱倒柜;还有的孩子有很强的破坏性、攻击性,稍不顺意,会对别人吐口水、冲人伸舌头,甚至骂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

在这些“没教养的行为”的背后,总有对孩子行为听之任之的父母或祖辈。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全然不管不顾,不加以批评制止,甚至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只会越加放肆。

其实,孩子们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低,很难区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些事做得对,哪些又不对,往往做了错事还不知道。“没教养”的主要责任,其实在家长。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到一家化妆品公司谈业务,孩子“满场乱窜”无人管,一会儿打母亲一拳,一会儿又摔坏客户的工作牌,还趁无人的时候将名贵的化妆品撒得到处都是。整个过程中,这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行为无动于衷。

孩子缺乏教养,家长是罪魁祸首。孩子的教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孩子如果教养不好,父母不但害了他,也害了父母本人,因为他会给父母添麻烦,也害了周围的人,因为孩子没教养好,他到哪里都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生活中,不少父母看见孩子做出一些无教养的举止,会觉得难受和心烦。可是,当你的孩子做出这些行为时,你制止了吗?纠正了吗?

一个周末,妈妈带儿子去吃肯德基。快到门口的时候,儿子迫不及待地三步并做两步超过妈妈推开门,然后手一松进去了,因为儿子推门的用力比较大,所以弹簧自动门反弹的幅度也比较大,差点撞上紧跟其后的妈妈。点完餐,妈妈与儿子边吃边说:“你刚才手松的时候,门差点撞上我,如果撞上我,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儿子恶作剧地回答:“鼻青脸肿。”妈妈变严肃了:“别不当回事,如果是别人,十有八九会找你的事。”儿子说:“他走在我后面,我没看见。”妈妈说:“弹簧门都会反弹,你进出都要看看后面有没有人,如果有人就轻轻松手把门交给后面那位,或者等后面的人进来你再松手,那才叫绅士呢!”儿子点点头:“嗯,没错!”“那一会儿出门看你的表现了?”“没问题!”用完餐后,儿子果然操作正确,在前面开门,等妈妈和后面的两个阿姨都出来才松手,收获了三声“谢谢”,当然也收获了风度和教养。

哪些行为有教养,哪些行为无教养,是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孩子要经过观察、模仿、学习和实践才能认识和掌握,父母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和教育是孩子掌握教养行为的重要途径,所以父母常常要主动指导和提醒孩子。

当孩子做出一些缺乏教养的举止行为时,家长应当及时阻止,并温和、耐心地进行纠正,比如,“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这是很没礼貌的”,“自己造成的垃圾要随手收拾带走”,“碰倒别人的东西要及时拾起来放回原位”等。当孩子做了有教养的行为,家长要用微笑、点头、竖起拇指等方式表示赞赏。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将行为变成习惯,从一开始需要家长的提醒,到后来自己有意识地去做,最后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孩子的举手投足都透露着教养和文明。

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诲会在孩子的一生中产生重大影响。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的举止。”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长有没有教养,永远是孩子能不能成人的前提。 6MujQgF4YY9bbnfy4LRQvBEp1V3YC9nBjAFUODr1PqhfddsIfj6ByG/e6Fwk/V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